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议在苍溪县成功举行
时间:2024-09-12 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8月28日—9月1日,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议在苍溪县成功举办。
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高量等领导出席大会开班仪式,会议还邀请了埃及、巴基斯坦、蒙古、尼泊尔等国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省农科院、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专家参加。
高量巡视员在讲话中强调,猕猴桃是四川乃至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苍溪县是世界红心猕猴桃起源地,是中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产区,被誉为“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红心猕猴桃之乡”。眼下正是红心猕猴桃成熟的季节,我们依托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猕猴桃育种及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举办本次猕猴桃产业技术国际培训班。本次培训采取专家授课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实用猕猴桃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期待大家通过为期两周的深入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友谊,共享猕猴桃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共商合作,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指出,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苍溪县共同选育了世界首个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建成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承担了猕猴桃产业国际化推广任务。本次培训在世界红肉猕猴桃发源地—苍溪县开班,通过系统的教学与实践操作,实地考察猕猴桃品牌展示馆、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农业园区、猕猴桃特色街区等地点,广泛了解中国猕猴桃产业创新发展情况,分享推广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丁建指出,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组建,是大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践,为我省对外科技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示范模式。此次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的召开,以猕猴桃为媒,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先进经验分享,持续搭建国际友谊之桥,推动共商“一带一路”国家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会上,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馆长、副研究员滕连泽在题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历史、路径及对策建议》的交流中,分享了猕猴桃的独特文化、久远历史及产业发展、未来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成都市天府农业博览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志超在交流中,精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埃及农业研究中心园艺研究所教授拉尼娅·阿卜杜勒介绍了埃及猕猴桃及相关水果种植及发展情况。
此次国际交流培训为期两周,分两个阶段先后在苍溪县和成都市举行,将通过专家授课、参观考察、实验实践等方式,共享猕猴桃前沿研究领域的先进种植理念和技术,用科技赋能猕猴桃新质生产力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新篇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gy1/2024/9/3/509ea8117c1f426a86ad23fffe8e6b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