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陕西日报:旱作集成技术让小杂粮“长成”大产业

时间:2024-09-15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4年9月13日《陕西日报》第07版

  9.png

  10.png

  九月一日,定边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区小杂粮长势喜人。 通讯员 叶子摄

  通讯员 叶子 卢云云

  秋风送爽,杂粮飘香。在定边县红柳沟镇红柳沟村的小杂粮种植基地,糜子、谷子、高粱、荞麦等小杂粮进入灌浆期,田间地头尽显丰收美景。

  “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让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今年,我种的高粱预计亩产500公斤!”9月3日,红柳沟村村民梁文学望着自家100多亩长势良好的小杂粮说。

  与初尝科技种粮“甜头”的梁文学不同,定边县贺圈镇纪畔村实施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已有两年。该村1.48万亩小杂粮长势喜人,让全村234户小杂粮种植户对种小杂粮信心十足。

  “我很认可新技术,明年还打算种小杂粮。我们村旱地多,用科技种植的小杂粮产量高还不费水。”纪畔村村民王学彦说。

  定边县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小杂粮的优质产区,小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百万亩以上。但这里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为了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定边县大力实施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保障小杂粮的产量与质量。

  “旱作农业集成技术主要包括深松整地、轮作倒茬、精量播种、精准施肥、地膜覆盖以及应用深沟探墒播种机械等。”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小杂粮股工作人员武婷婷介绍,旱作农业集成技术让小杂粮产量提升,为农户增收致富“挑起大梁”。

  今年,定边县实施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推广项目面积达13.65万余亩,通过应用良种、推广良法、建设良田、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五良”融合法及配套栽培技术,在红柳沟、杨井、白湾子、贺圈、姬塬5个乡镇建立万亩示范片,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小杂粮20万亩以上。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农膜使用率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达90%以上,亩均增收200元以上。”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剑说。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mtjj/3237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