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冯家湾首批东星斑上市!
时间:2024-09-15 来源: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收鱼来了!收鱼来了!”9月12日下午4时许,随着东星斑收购商詹孝生的声音由远及近,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以下简称冯家湾产业园)鲲诚现代海水养殖创新产业园车间里热闹起来。这里“上楼”养殖的东星斑,安全度过了超强台风“摩羯”的袭击,要“下楼”上市了。
收购商詹孝生在挑选东星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梦晓摄
这是台风过后,车间里出售的第一批东星斑。
工作人员杨昌裕早已掀开盖在鱼池上的防跳网,池子里的水也从80厘米减至20厘米,“赶紧捞鱼。”杨昌裕招呼着其他工人一起下水。
“今天先要1000斤,明天我再来拉3000斤。”詹孝生伸出三根手指。
此时的鱼池里,杨昌裕已经捞起第一筐鱼,有经验的詹孝生挑着个头合适的,往采购框里放。“这阵子需求量大,受台风影响,内地不少地方东星斑紧俏,趁着机会,我还要多来运几次。”他说。
这边的鱼卖得好生热闹,那边的池子里,东星斑恣意畅游。“‘摩羯’虽猛,对我们影响却不大,这都是因为‘车间养殖’模式,有效减少了自然伤害。”杨昌裕在进入车间工作前,是一名养殖户。他告诉记者,传统的养殖相对粗放,受季节影响较大,病害也难以预防,东星斑鱼苗成活率仅有六七成。
“但‘上楼’饲养的东星斑有了技术的加持,成活率高达95%,且养殖时间缩短一半,产量提高了3倍到5倍!”杨昌裕解释,和传统的露天养殖相比,车间养殖降低了台风、雨水对东星斑生长的影响,利用专利技术模拟的深海养殖环境也更适合其生长,且鱼池的水也可以保持恒温。
作为海南渔业发展的新方向,“上楼”养殖大大增加了养殖效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这一次“摩羯”的到来,更检测了“上楼养殖”的可靠性。
“产业园的厂房抗风等级高,风过以后,没有一条鱼因为台风死亡。”产业园技术顾问路正说,因为对可能发生的停电等情况准备充分,车间在台风期间也没有停产,才能够在收购商上门时马上就能提供产品。
8月17日,在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文昌鲲诚现代化海水养殖创新产业园工作人员在喂养东星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琛摄(资料图)
“我们既要养殖效率,也要安全系数。”冯家湾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尤郁介绍,不仅是在鲲诚现代海水养殖创新产业园车间,“摩羯”刚过,管委会全员进入车间和养殖户厂房开展摸底调查,仅有一家企业因厂房配套损坏出现损失,其余厂房皆顺利度过台风。
原文链接:http://dost.hainan.gov.cn/kjxw/mtjj/202409/t20240915_37329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