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
时间:2024-11-05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既是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应然战略,也是深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路径。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当今国际产业重塑格局下,只有充分激发科技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能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资金人才支撑,保障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仍然受一些现实问题困扰。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创新相对薄弱,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创新要素难以有效流转;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现有的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难以满足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破除企业参与科研活动的制度障碍,推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建立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及科研机构为支撑的政用产学研创新生态。二是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支持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发挥引领作用,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要素,带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有效结合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打造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三是破除产权属性壁垒,明晰国有企业及国有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在基础研究和通用技术研发领域发挥示范作用,健全创新成果和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互通机制,推动各类企业和国有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四是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妥善处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工协同、利益分配以及风险共担等问题,确保科技主体和产业主体密切对接,形成利益共同体,发挥各主体优势。五是强化市场需求在科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推动科研管理职能转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建立健全以创新精神、市场价值、社会贡献为内核的人才教育及评价体系。
(温军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5182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科学技术普及法迎施行22年来首次修订
下一篇: 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专家观点)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