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多项科技成果落地通辽 赋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5-09-1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辽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24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深入贯彻落实通辽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与人才优势,积极推动校地合作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在通辽迅速落地转化,为通辽市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现代农业、生物环保等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劲科技动力,有效助力通辽市科技“突围”工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中心紧密围绕通辽市产业实际需求,组织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院10余位教授专家,多次赴通辽企业开展技术问诊和调研活动。运营一年来,中心成功晋升“蒙科聚”自治区协同创新机构,举办3场“蒙科聚”北京化工大学专场科技成果发布会,面向企业发布涵盖盐碱地改良、医用高分子材料、二氧化碳储能、生物降解材料、电解水制氢、工业电催化等前沿领域的先进适宜科技成果10项。截至目前,已有5项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转化,并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涵盖生活垃圾资源化、谷氨酸生产中和技术、农业低碳指标体系等方向。
项目牵引,促进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
中心落地运营以来,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谷氨酸连续中和反应器技术开发”项目与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数值模拟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绿色化水平;“生活垃圾热解气生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联产技术”与通辽市鑫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现垃圾资源化与高值利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农业生态型旗县低碳指标体系研究项目,为通辽市农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企业孵化与平台共建,构建区域创新生态
中心积极引导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落地通辽,推动内蒙古千航方宇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聚焦低空经济与无人机应用。同时,联合蓝海盛和实业共建“现代农业创新技术中心”,开展智慧农业、草原巡护、电力巡检等多场景技术服务,推动“无人机+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为通辽产业创新生态注入新活力。
人才与培训协同,强化本土创新力量
中心依托自身和孵化企业积极与通辽职业技术学院等通辽市本土高校园所开展合作,共同组织无人机操作、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培训,助力本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通辽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宣传助推,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通辽市科学技术局通过“科技助企行动”系列活动,加大对北京化工大学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成功举办多场线上线下对接会,广泛吸引市域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逐步构建起“成果发布—企业对接—项目落地—产业提升”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效营造了全市重视创新、支持转化、拥抱合作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通辽市科学技术局将密切与北京化工大学深化校地合作,依托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辽分中心这一重要创新平台,聚焦通辽市科技“突围”工程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通辽转移转化,助力通辽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scx/202509/t20250903_27841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23丁薛祥出席第五届世界生物...
- 2025-09-22生态环境部召开2025年...
- 2025-09-19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
- 2025-09-18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
- 2025-09-17关于做好2025年度新疆...
- 2025-09-17“蒙科聚”聚势强链,架起...
- 2025-09-17关于自治区2025年第三...
- 2025-09-17“才聚青城 科创未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