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防控风险源头,抓实防范措施!全省清明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提出具体要求

时间:2021-04-09 来源:贵州省应急管理厅  作者:佚名

  

  

  

  4月2日,在组织收看完由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召开的清明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后,省安委办、省应急厅立即召开视频会议,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对全省清明假期保安全护稳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落实。副省长吴胜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受天气转暖、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等因素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清明期间,群众祭祖扫墓、探亲访友、旅游踏青等出行活动大幅增加,全省安全防范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任务非常艰巨、责任非常重大。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源头风险防控,尤其要突出抓好消防(森防)、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矿山、旅游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坚决防止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具体来看,在森林防火方面,各地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严查严控火灾源头,加大对祭祀用火和林边田间烧荒、烧灰取肥等农事用火行为的管控力度,严防死守重点区域、重点路口、重点山头,做到路有人守、山有人护。一旦发生山火,县里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重兵投入、快速扑救,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在消防安全方面,要全面组织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加强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批发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等高危场所火灾隐患治理。全面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加强民爆物品和烟花爆竹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控。加强民族村寨和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加强电线老化问题的排查,防止发生火灾。

  在道路交通方面,各地交警、路政要大幅提高上路执法率,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巡逻巡查,严厉打击和整治非法营运以及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行为。加强对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重点管控,加强客运站监管力度,防止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乘坐交通工具。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加强客渡船监管,严厉打击超员超载、非客船载客、争抢航道、冒雾冒险航行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旅游安全方面,要加强旅游景点安全管理,对游船、缆车、索道、玻璃栈道等旅游设备设施,要组织开展彻底的安全检查,保证游乐设施安全完好,各种安全标志齐全。对带有危险性的旅游项目,必须制定严密的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措施;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合理控制好高峰时段游人总量,严防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各景区景点、饭店等旅游接待单位要特别做好供水、供电、卫生检疫工作,严防火灾、盗窃、爆炸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在工程施工方面,要加大对高空施工平台、临山临水建筑工地、起重机械、隧道桥梁、管线管廊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和以包代管等行为,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首要责任制,强化工程安全管控。持续开展老楼危楼排查整治,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

  在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方面,煤矿要坚决杜绝突击生产、超能力生产和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坚持矿长带头下井制度,推行地下矿山驻矿安监员制度。非煤矿山要突出抓好地下矿山透水、火灾、中毒窒息,露天矿山坍塌、爆炸,渣场尾矿库溃坝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关键环节监管。

  此外,各级各部门要毫不松懈地抓好清明期间常态化疫情防控。原则上不组织集中祭扫、集体共祭等大规模群体性祭扫活动,提倡绿色文明祭扫;有序开放公墓、骨灰堂等实地祭扫服务,科学引导群众分批限流祭扫、错峰祭扫,减少人员聚集。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加强对安全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视频会由省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周乐职主持。省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一并参会。(宣教处 供稿)

  

  会议现场


原文链接:http://yjgl.guizhou.gov.cn/xwdt/yjyw/202104/t20210403_67703809.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