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省多支应急力量举行地震综合演练
时间:2021-05-26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作者:佚名
5月20日上午,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和省地震局联合16家单位300余名各类应急力量,在宜昌市秭归县模拟突发4.9级地震为背景,开展“秭归·2021”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据悉,此次演练围绕应对巨灾风险,探索完善地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指挥决策机制、检验地震应急预案、磨合应急救援队伍为目的,从启动响应、会商研判、应急救援、群众安置四个方面来练指挥、练程序、练协同、练保障,达到规范指挥程序、明确工作职责、理清基本思路、解决重点问题,构建地震救援组织指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在此次演练中,新型抢险装备成为一大亮点。在现场3号区域,武警交通救援分队使用新型抢险装备无人推土机、无人挖掘机进行危险道路下的救援作业。无人推土机可在1000米以内通过全方位实时可视遥控方舱进行操作。而无人挖掘机铲斗容量1.3方,最大挖掘高度9.7米,能够实现人机分离、远程操控完成火灾、染毒地带等场景下的救援作业。这些装备可以使操作手远离恶劣危险的抢险现场,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抢险救援任务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此外,架设应急机械化桥梁,通常是地震后处置桥梁损毁的重要手段。武警交通抢险分队和中船重工在演习现场架设75米模块化桥、25米机械化桥、23米高原伴随桥,迅速构建新的救援生命通道。
在演习中,应急、消防、驻军、公安、专业救援力量、各行业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志愿者组织,充分把握“黄金救援72小时”,利用新装备、新手段、新技术在抢险救援行动中的运用,对建筑坍塌、道路堵塞、电力通信中断、隧道桥梁坍塌、火灾以及次生灾害频发等多种事故类型展开救援行动。
地震预警发出后,学校、医院、社区等单位开展自救互救开始,第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采取地震预警系统报警、一键短信、一键智能群呼和群众自身感知、广播喊话、登门入户等传统手段与信息化方式相结合来传递震情信息,组织疏散转移。通过采用无人机侦查、群众上报、侦查分队前出、“灾害事故e键通”等多方式、多手段、多渠道收集侦查震情、灾情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则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两种形式,按照有吃、有喝、有住、有穿、有标识、有地方洗澡、有医疗服务、有管理人员、有受灾群众救助台账、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临时党支部。安置现场采用了应急安全码,提供一键上报、个人信息录入等功能。转移安置群众通过扫码快速登记入住,指挥部通过扫码信息实时掌握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情况。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演练紧贴实战需求、创新展示方式,全要素、全流程对抗震救灾各类场景进行了演示。不仅增强了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也通过演练进一步磨合了军地、企地、部门、上下协同联动应急机制,有力促进各级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切实锤炼了各类应急队伍的实战技能和作风,深入检验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原文链接:http://www.mem.gov.cn/xw/jyll/202105/t20210522_385736.shtml
最新信息
- 2025-09-09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 2025-09-08生态环境部召开2025年...
- 2025-09-04李强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
- 2025-08-27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 2025-08-25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宣...
- 2025-08-21赵乐际会见越南国会副主席...
- 2025-08-20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部署20...
- 2025-08-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