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纪念日,广西消防员驻村第一书记写下“红色日记”
时间:2021-07-06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作者:佚名
编者按:梁慧,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现任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老温村党总支部驻村第一书记。1999年入伍,历任消防员、班长、中队指导员、中队长、大队专业技术十级参谋等职务。2021年4月27日,受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委派,前往西场镇老温村开展为期两年驻村工作。
我正在经历的这一日,在日记上,相当质朴与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2021.07.01 06:30
和往常一样,我起了个大早。多年的消防队伍生活,让我养成了不用听“起床号”准时睁眼的习惯。
原本计划的晨跑也因突降的暴雨而取消,“每天早上我几乎都会绕着村子跑一圈,一是因为我刚来,路还不是很熟,借着跑步可以摸一下村里的情况;二是因为两年的驻村工作对我来说只是一段特别的经历,期满后还是要回到消防救援队伍,不能放松体能锻炼,以免在村里待久了,回到队里考核不及格。”我心里估摸着说。
2021.07.01 08:00
来到办公室后,开始整理前一天的工作内容,从4月27日驻村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每天至少完成一项工作,要有照片,有文字总结,笔记本电脑硬盘里按日期排列的文件夹更新到了6月30日。
“7月1日建党节,建党一百年了”,我在口中喃喃自语,脑子里快速梳理着今天的工作安排,74户脱贫户建档立卡资料更新录入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完,今天要完成至少10户的入户调研,还要去慰问老党员,召开党总支部会议,重温入党誓词......理清头绪后,繁忙的一天就开始了。
“今天去15队曾正行(化名)家看一下,他们老两口都是残疾人,我要去看下实际情况。”我和驻村工作队员吴健杰讲,话刚说完,两个人就骑上电动车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头扎进了乡间小道,淹没在齐人高的甘蔗地里。
“低保户”“残疾人”“女儿远嫁”“去年人均收入刚过脱贫线”“身体不太好”“易因病返贫”这是梁慧笔记本上关于曾正行(化名)一户的标签。“谈不上每一户的情况摸透彻,起码混个脸熟,让大家知道村里面新来了第一书记,姓梁,是来服务大家的。”这是给自己入户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在合浦工作多年,可以听懂方言廉州话,但是讲得不利索,很想用白话和老人家拉家常,奈何老人只会听廉州话,并且有些耳背,我只好用蹩脚的廉州话,顺带着双手比划才说明来意。老人知道我是第一书记后,就带者我去看自己的扶贫受益明白卡,指着卡上的养老金,说自己今年年纪已经过了65岁,可以领多一点,我细心地记录着。
进到老人家厨房,一眼便看见电线裸露在外穿过屋檐,门口的位置放着一个液化气罐,屋内还摆着一张床,屋外还堆着柴火,用电和用气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我急忙问老人是不是在这里休息,老人回答:“夏天热的时候会在这里睡。”我连忙劝老人搬回里屋,心里盘算着下次来要顺便带电工过来整理一下这些裸露的电线,给电线套管。
农村群众防火意识淡薄,很多户人家都是厨卧一体,部分老房子电线老化严重,我基本上是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大家好不容易脱贫,可不能再因为一起小火灾返贫了,对于这些脱贫户来说,大部分电器都来源于扶贫捐赠,烧坏一件,就少一件,也是不小的损失。
2021.07.01 12:20
上午的时间就在一家又一家的入户走访里过去,终于完成既定任务后,回到了村委,雨也停了。
老支书在村委门口悬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横幅,我连忙拿来梯子和老支书一起挂横幅。
午餐是另一个驻村工作队员文强封做的,村里没有食堂,三个驻村工作队员一般是谁有空谁做饭,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三个人就一起吃泡面,更多时候,前一天的晚饭会做多一点放在冰箱,第二天中午回锅一下将就将就便是一顿。
“忙的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一点也不夸张,现在刚上手不久有点生疏,很多工作做起来很费时间。”我一遍快速扒饭一遍笑着说。放下筷子,便开始整理更新上午的入户调研资料。
2021.07.01 15:00
所有党员在村委集合由老支书和我带领,共同重温了入党誓词,每个人高举右拳,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在老温村村委上空。
宣誓结束后,我跟随91岁的老党员王裕均老人回到了他的家中,王裕均老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入党,到如今已经有65年的党龄,历经了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到第五代领导集体,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巨大变迁,在基层党组织的众多岗位上工作了40余年,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
王裕均老人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年轻时候的奋斗故事,他告诫我,想做好第一书记,一定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共产党人打天下和坐天下的常胜之道,决不能丢。
2021.07.01 16:40
慰问结束后,循着老党员们的介绍来到了村里曾经的北合乡(现已裁撤并入西场镇)乡党委的旧址,墙上曾经的标语已经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依稀可以看见“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字样。
看着这些曾经的标语,我的心中满是沸腾的。
我于1999年加入消防队伍,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经在消防部门工作21年,历经战斗员、班长到转为干部,历经中队指导员,中队长,大队参谋。这二十余年我恪守“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在灭火救援和防火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如今人生已然过半,不惑之年的我迎来了全新的人生角色——驻村第一书记,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青春的热血时光,老温村就是一片广阔的舞台,我要带着“火焰蓝”的荣光,在这里绽放“第二青春”。
2021.07.01 19:00
镇里面为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组织了大合唱比赛,各脱贫村的驻村队员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合唱队参赛,对于平日里工作繁忙的他们来说,从未组织过一次合练,登台便是第一次合唱,大家在驻村工作群里商议后决定合唱《太行山上》。
“这首歌最符合我工作两个月的心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靠着前几任驻村队员们的努力,老温村已经成功脱贫摘帽。”
现在的老温村就像歌词里唱得那样“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乡村振兴又是新的征程,接过前任驻村干部的旗帜,继续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巩固好脱贫攻坚的宝贵成果。
2021.07.01 23:00
合唱比赛结束,回到村委已是深夜,“万籁此俱寂,但闻狗吠声”我闲暇时改编了一首古诗。
驻村工作是枯燥的,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白天,我是“消防干部”,是“共产党员”,是“驻村第一书记”,无数的角色等待着我去履行自己的使命。
只有晚上躺在村委宿舍的床上, 我才能做回自己,做回妻子的丈夫,做回孩子的父亲,消防工作常年的聚少离多让家人早已习惯了我不在身边的日子。
这样的夜里,还是会想自己的孩子,他作业写完了吗?今天有没有惹妈妈生气?想和孩子视频聊一聊,又会想这么晚孩子是不是已经睡下了?
在寂静的夜里,我还是一个人挑灯前行,二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原文链接:http://www.mem.gov.cn/xw/jyll/202107/t20210704_390689.shtml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