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围绕“三水统筹”,做到“三个并举”,倾力打造太行宜居山水名城
时间:2021-08-04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因地处太行山之巅,"与天为党",历史上称“上党”。近年来,长治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倾力打造太行宜居山水名城为目标,围绕“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做到“三个并举”(治污减排和生态扩容并举,系统治理和靶向治疗并举,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举),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全市流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水是世间万物生存的根本,城市因水而灵动秀美。近年来,长治市始终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长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工作,亲自协调解决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市政府成立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组定期不定期召开水生态环境联席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当前的水环境问题。近三年来,全市共投入上百亿元资金用于水环境保护治理。“2018年,长治市通过成功申报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6亿元资金支持;今年6月,通过成功申报全国海绵示范城市,又获得10亿元资金支持。”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晚花无比自豪地说,这些真金白银不仅促进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100%消除,而且还让全市进一步转变了发展理念,明确了发展方向,强化了顶层设计,系统提出并上马了一批内外兼修的好项目,加快了长治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个好汉三个帮。近年来,长治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与住建、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全面实施联防联控,由过去的“独角戏”转为“大合唱”。以落实《水行动计划》为例,长治市生态环境局会同住建部门连续三年联合召开现场工作推进会;会同水利部门联合开展河长制工作考核;会同住建、水利、水文、气象部门实现给排水、水资源、水环境、水情雨情等相关数据的资源共享;年底各县区各部门均能按时按要求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及支撑材料装订成册,上报市水防办备案。长治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长期的密切配合,各部门之间已建立起通力合作、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已不再拘泥于“不见文件不办事”,业务科室、对口单位工作人员之间,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就能把工作办好,既促进了工作交流,又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十三五”以来,长治市以建立和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手段,努力实现全市流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6年起,长治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地表水生态补偿机制。每个月对各县区地表水跨界断面实施生态补偿,共奖励3350万元,扣缴7920万元,生态补偿机制由“空头支票”变为“真金白银”。长治地处晋东南,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汛期水质稳定达标对长治市而言尤为关键。为此,长治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主城区雨季调控机制,利用市区1.3万吨CSO调蓄池、市污水处理厂4-5万吨余量和下游每天12万吨处理能力的人工湿地实施联合调蓄,降雨时约可调蓄雨污水10余万方,做到了“小雨不溢流,中雨少溢流”,有效缓解了初期雨水对断面的冲击。同时建立完善了断面水质预警工作机制。通过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手工监测掌握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及时下达提醒函或督办通知,有效杜绝了水质恶化趋势。针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出水持续超标问题,长治市生态环境局除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外,还组织专家赴现场答疑释惑、纾困解忧,帮助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行。2020年底,专家帮扶指导组在屯留区污水处理厂现场帮扶指导12天;今年年初,又在沁源县污水处理厂现场帮扶10天,做到了环保设施一天不恢复正常运行,专家组就一天不撤离现场,得到企业高度赞扬。水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治理项目的强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长治市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实效为导向,有效弥补了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短板。2018年,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启动了上党区、壶关县等县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于2019年底,提前一年完成退出劣V类水体的目标任务;于2020年底,圆满完成了壶关县等6个县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新增处理能力6万吨/天,至此,全市城镇污水实际处理能力提高到45.3万吨/日,在全省排名前列。雨污不分流是许多城市建设的通病。2020年,长治市投资5.95亿元,加快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完成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86.883公里,特别是对主城区内7条主干道,共16.624公里合流制管网进行了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赵晚花介绍,2021年-2023年,还将完成645公里的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结合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将基本解决汛期雨污直排影响河道水质的情况。与此同时,长治还实施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工程、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治理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长治市8个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7.5%,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2020年及“十三五”约束性指标任务。2021年1-6月,全市10个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盛夏时节,上党大地,万木竞秀,绿意盎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幅气势磅礴太行山,雄奇险峻大峡谷,苍翠如画灵空山,断壁如削黄崖洞,日出天脊板山,绵延九曲漳河,世外仙境太行水乡,美妙神奇长治湿地的太行宜居山水名城新画卷正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nxi.gov.cn/sjdt/10946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