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政策发布

我省八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推动草原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0-20 来源: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日,我省印发《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推动草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省对草原的保护力度,到2025年,全省平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2%以上,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实现山上有草甸、水边有草滩、林中有草皮、田边有草带、湖边有草丛。到2035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草原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价值得到深度挖掘,草原保护和利用达到平衡、和谐状态。

  目前,我省草原面积为68.38万公顷。随着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草原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西部草原退化趋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东部山区草山、草坡及林间林下草利用效率较低,中部草原生态功能发挥不够。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吉林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全省草原高质量发展,助推吉林生态强省建设,省林业和草原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司法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畜牧业管理局八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推动草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夯实工作基础,补齐工作短板,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为抓手,逐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强化草原保护管理,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提高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草原高质量发展,为吉林生态强省建设增添新动能。全省按照西、中、东部各自特点施行区域管理、特色发展,推动草地连片建设,重点解决生态系统碎片化、功能弱化问题,实施全省林草湿系统连通,使生态系统整体性、连通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西部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为主,开展草原“三化”治理,按要求实施禁牧、休牧,引导农牧民科学合理放牧,发挥草原生态屏障作用;东部山区充分利用牧草长势较好的草山、草坡和林间林下草地进行科学轮牧,拓宽农牧民收入来源;中部采取其他草地治理和发展草坪业等措施,逐步扩大草原资源总量,建设高质量牧场,开发草原综合性旅游项目,提升草原利用经济价值。全省着力加强草原基础数据监测体系、草原生态保护制度体系、草原法制体系、草原综合开发利用体系、草原科技支撑体系、草原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建设,初步构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体系。(陈沫)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zwxx/202110/t20211008_8237547.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