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四化”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
时间:2021-10-30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通过“四化”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截至目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3万亩,水产品产量5.1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6亿元,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将绿水青山切实转化为金山银山。
规模化。拥有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6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2021年启动省级现代农业(水产)产业园创建工作。发展形成了1个幼蟹全产业链,“水阳江”和“南漪湖”2大系列品牌,3个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幼蟹、河蟹、稻虾、青虾、胖头鱼5大特色产业园,幼蟹、河蟹、胖头鱼、稻虾、青虾5大合作社联合社的良好发展局面。宣州区水阳镇已连续举办两届河蟹丰收节,水阳镇吴村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荣誉称号,水阳镇双丰村荣获省级“一村一品”荣誉称号。
产业化。大力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对接水产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水产品深加工与种质资源提升等方面战略合作,切实提高5大特色水产产业园示范能力,吸引各类型要素向产业园集聚。截至目前,支持龙头企业在江苏如东等地建立2个幼蟹良种繁育基地,年孵化4万斤大眼幼体,占全国大眼幼体市场10%。已建立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面积9万亩。已建成2家小老蟹加工厂,年加工小老蟹1500吨,年产值4000余万元,宣城市金水源食品有限公司获批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0年实现水产品线上销售额3亿元,其中宣城众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分别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20年线上销售额实现3000万元。
绿色化。全面推广“种草投螺、稀放混养、科学防控”为原则的水产生态绿色养殖技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持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专项行动”。制定并完善《宣州区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018-2030)》,印发《宣州区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水阳镇试行生态养殖保证金制度,并在水阳镇建成60个水域环境监测点。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
链条化。通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股份制合作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根据水产养殖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等技术要求,采取订单式销售、保价回收、冷库厂房固定资产租赁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2020年全区水产经营主体累计带动农户约2万人,亩均增收1000元。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0633361.html
下一篇: 轮流讲学强业务联学共建促提升
最新信息
- 2025-08-27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 2025-08-25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宣...
- 2025-08-21赵乐际会见越南国会副主席...
- 2025-08-20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部署20...
- 2025-08-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
- 2025-08-18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
- 2025-08-15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 2025-08-14佳木斯市市长王铁:紧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