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三点发力”推深做实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
时间:2021-11-27 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铜陵市义安区围绕“建、借、树”三点发力,探索做好“环长制”问题巡查文章。
一是建制度促巡查。建立“2+4+1”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体系,细化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监督员两类工作职责,建立环境专项监督长会议制度、日常监督巡查、问题分级处置和提级监管、整改闭环管理四项制度,制定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建设考核办法,推深做实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义安区西联镇先行先试,细化镇级环长每月工作内容,建立一月一总结、一季一会议工作制度。同时,建立“5+2”巡查法,每个环境监督员每周巡查不少于5天,每周巡查发现问题不少于2个,把巡查责任压紧压实。
二是借科技助巡查。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智慧协管,将环境专项监督长与河长制、山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等有机整合,镇、村干部担任环境专项监督长、监督员,实现“生态环境+X”联合巡查,改变过去环保监督简单“挂制度、做台账”的落后状态。东联镇与铁塔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利用高空智能化视频监控卫星数据、道路卡口监控等技术设备,探索建立一个整合秸秆焚烧、固废倾倒、网络监管等一体化环境监管指挥平台,及时推送相关信息到监督员手机终端,监督员迅速进行现场处置,平台投运以来累计推送各类环保问题97个,均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三是树典型带巡查。注重监督实效,积极发挥环境专项监督员抓手作用,选聘“五老”人员、“林长”、“河长”、环保志愿者等热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担任义务环境巡查员,助力打通环环境监督“第一线”。胥坝乡积极发挥优秀义务监督员典型带动作用,以74岁肖吕应为代表的长江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银发护卫队”)主动加入义务监督员队伍,昔日的捕鱼能手换上“红马甲”,变身“长江卫士”,用点滴行动保护长江“母亲河”。“长江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获选“安徽好人”荣誉称号,肖吕应被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授予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06966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安徽省辐射应急监测技术大比武在合肥举行
下一篇: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
最新信息
- 2025-08-21赵乐际会见越南国会副主席...
- 2025-08-20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部署20...
- 2025-08-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
- 2025-08-18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
- 2025-08-15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 2025-08-14佳木斯市市长王铁:紧盯重...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