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普科学 民族团结创建现实效
时间:2021-11-2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同学们,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要怎么保护饮用水源?”“及时清理饮用水源周围的垃圾!”“不在饮用水源周围养猪和放养鸭子!”“不向饮用水源排放粪水!”这个画面出现在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屯首小学的课堂上。11月22日,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到屯首村和屯首小学开展以“齐帮扶 护饮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少数民族聚居乡村饮用水安全帮扶活动。
大寺镇屯首村位于大寺镇西面,是一个壮族同胞聚居地,辖1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966户4673人,其中壮族人口约4000人,是“十三五”时期的贫困村之一。在各级政府和各族同胞的努力下,屯首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目前,乡村振兴工作也得到有效衔接和推进。
根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少数民族聚居乡村饮用水安全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旗红引领生态绿、生态绿托起党旗红”最新要求,体现对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的关怀,架设生态环境部门和少数民族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立足职能优势和实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组织饮用水水源监测服务、维护饮用水取水口安全设施和饮用水安全知识科普、民族团结宣传等活动,引导和带动少数民族同胞关心、支持和参与饮用水安全保护工作,协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监测帮扶现场采样
一、办实事,开展饮用水水源监测服务和维护饮用水取水口安全设施
保障少数民族地区饮用水安全是立足民生、办实事的重点工作。钦州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聚居乡村饮用水安全帮扶工作,由党支部副书记带队,联合屯首村党支部开展前期走访、实地调研,摸清了屯首村委辖内的几个自然村的饮用水水源情况,制定了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在屯首村、坉客村和平利村的三个饮用水水源监测点位。22日,钦州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及相关业务科室分成三个监测帮扶小组,深入三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采样和现场监测。整个监测过程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的有关要求执行,监测项目包括pH值、总硬度、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共28项,为村民的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监测帮扶小组还对坉客村饮用水取水口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指导村民进一步加强水源环境保护,改善饮用水取水口周边环境,在现场给取水井口和储水池加盖三块不锈钢盖板,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饮用水安全知识授课宣传
二、普知识,增强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和民族团结意识
一是为屯首村委、屯首小学制作了饮用水安全知识、民族团结宣传展板3块,向村民和小学生发放相关宣传资料500份。二是为屯首小学学生们上饮用水保护知识和民族团结教育课,钦州中心的两位党员干部认真准备了授课PPT,重回“三尺讲台”,介绍了饮用水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正确饮用饮用水的方式方法,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内容,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兴味盎然、卓有成效的知识科普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与老师互动,进行有奖问答,踊跃回答问题,切实达到饮用水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成效。三是发动党员集资购买书包、笔、水杯、雨伞和袜子等学习、生活用品,为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微心愿”。通过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植根于少年一代,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上升为全民族共同意识,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有奖知识问答互动
通过少数民族聚居乡村饮用水安全帮扶活动的开展,增强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度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团结共建捐赠留影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08312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