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执法 服务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1-2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广西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通过科技手段,深入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广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使八桂大地展现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画卷。
创新运用科技力量,偷排违法无处可藏。充分发挥无人机等科技作用,消除监察“死角”、“盲区”。2021年1月,贵港市生态环境部门收到PM10浓度指数偏高信息,执法人员立即启动无人机,运用机载空气检测仪对市区进行巡查,发现并查处某沙场扬尘污染问题。2021年9月,钦州市执法人员在查处某造纸厂偷排生产废水过程中,运用暗管探测仪、红外热成像仪迅速将企业私设的偷排管查找出来,有效固定企业违法证据。在日常监管中,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检,系统排查存在问题,发现异常立即现场核查,通过无人机既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又能找到排放点位置,满足应急机动的需求,助力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精准有力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快速准确定位定性,精准查处重案要案。2021年以来,广西涉铝灰案件频发,在实际案件查处中,涉案危险废物鉴定难一直影响案件办理进度。执法人员运用手持式土壤重金属分析仪,能在现场简便快速检测涉案废物性质及含量,从而有效推动案件办理,为后续移送公安机关提供有力保障。近期,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的北流“4·30”污染环境案告破,4企业涉案,17人被刑拘。2021年,广西运用遥感、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依法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开展危险废物执法检查1998次,出动执法人员4580人次,立案查处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42起,共处罚款142.08万元。
突出正面清单“非现场”监管,科技助力优化执法方式。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六保”、“六稳”大局,广西通过实施执法正面清单工作,以自动监控、用能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正面清单企业进行全过程监管,包容审慎采取强制措施,严厉打击恶意环境违法行为,极大提升执法的针对性和精准性。2021年三季度,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现有1348家正面清单企业,采用自动监控检查2106次,通过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81个;对清单内企业环境违法行政处罚1次,减免处罚8次,指导帮扶企业539次。北海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某制药企业未验先投进行查处,考虑到该企业未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且该企业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企业,执法部门将原拟处罚30万元减轻至20万元,确保广西短缺药品供应情况总体稳定。
2021年,广西持续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至三季度,全区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333件,同比下降9.5%,全区共办理配套办法案件154件,全区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31件,同比增长93.75%。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优化整合系列科技执法系统,有效提升精准搜集问题线索、精准锁定违法问题的能力水平,统筹执法力量,减少对企业的无谓干扰,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gzdt/t1083537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