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如何改革?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线访谈揭秘
时间:2021-11-2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为让广大网友进一步了解广西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相关内容,11月19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蓓作客广西新闻网进行详细解读。
“我们探索出一条少花钱、少用时、办成事的大气智能监测网络建设运营广西模式。”陈蓓介绍,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全面推进广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投资、建设模式改革创新,实现三个“零突破”。
一是政企合作创新投资模式,实现环境质量监测PPP模式示范“零突破”。创新性采用“政府+社会资本”合作环境质量监测PPP模式,引入专业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维、管理我区75个县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市县全覆盖。二是共享他人设施,实现全区“空—天—地”秸秆禁烧综合立体监控网“零突破”。依托共享企业优势资源和中科院团队技术,采用5颗卫星对广西秸秆焚烧实施全时段遥感监测,布署无人机无人值守系统,形成 “空—天—地”秸秆禁烧综合立体监控网。三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国首创秸秆焚烧指数概念,实现预报能力“零突破”。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和顶尖科研团队合作,实现全区未来15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率接近100%,环境空气质量等级预报准确率达91%,精准把握污染过程出现阶段、影响范围和缓解阶段等,为各地政府部门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大气污染过程赢得充足时间。
陈蓓表示,说清污染来源、贡献及精细化预报是要攻克的关键技术,也是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追求的最大目标。下一步将继续深入研究影响广西空气质量的关键气象要素,不断优化大气污染源排放源清单及气象初始场,提高预报精准度和延长预报时长。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gzdt/t108179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广西生态环保“一码通”开启环保监管新模式,助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陈亮率队拜访广西广播电视台
最新信息
- 2025-09-12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
- 2025-09-11赵乐际集体会见出席202...
- 2025-09-10李强同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
- 2025-09-09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 2025-09-08生态环境部召开2025年...
- 2025-09-04李强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
- 2025-08-27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 2025-08-25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