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碳市场“首考”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2-09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日前,山东对外公布了其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第一履约周期的碳配额清缴情况:圆满完成配额清缴工作,累计成交额占全国58.14%。
换言之,山东的各大发电企业通过买卖一种“碳配额”,产生了45.98亿元交易,并且超过了全国交易额的半壁江山。
从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到如今第一履约周期碳配额清缴工作完成,短短半年时间,率先进入碳市场的发电企业已经能够感受到:减污降碳这手牌如果打得好,不仅不会“烧钱”,还会“生钱”。作为履约企业数量最多、履约配额总量全国最大的山东,能否从排放大省一跃变成碳资产大省,碳市场是一次机会。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思路突出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牛鼻子”。“减污”之上再加“降碳”,如果还沿用老方法,恐难收到理想效果。碳市场的出现恰逢其时,在行政管理手段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的恰恰是过去治污过程中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实际上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来进行买卖。在碳市场上,政府部门先给需要减排的企业分配一定量的碳排放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高于配额时,超出部分需向有盈余配额的企业购买;当实际排放量低于配额时,结余部分则可出售。
怎样才能让实际排放量比配额少?那就得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等方式。反之,如果不技改,不提标,一旦排碳量超标了,就需要花钱去买别人的碳配额。
这样的市场机制一引入,于企业而言,高能效企业相对低能效同行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会推动企业通过技改实现节能减排。对产业而言,高耗能产业竞争劣势凸显,将推动产业结构向低能耗方向优化升级。是把资金花在自身的技改上还是放进别人的腰包里,这是每家企业都能算得清的账。
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全部为发电行业,全国共有2162家,山东占了330家,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也是履约工作最重的省份。如果这些企业都行动起来,能够盘活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世界范围内看,碳配额结余大户特斯拉,财报显示其2020年首次实现盈利,但并不是因为汽车的销售,而是来自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出售碳排放额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碳生意”的可观。
目前,全国碳市场处在建立初期,还是一个现货市场,碳交易产品单一。未来随着碳市场覆盖主体进一步扩大、碳排放配额逐步缩减,预计我国碳价将逐步走高。从欧盟等发达市场的经验来看,碳排放权期货的交易规模远超现货,更多的碳衍生品交易将出现。
窗口期转瞬即逝,想要在这片全新的市场中胜出,首先有赖企业对碳市场的正确认知——碳排放履约不是缴纳排污费,新的资产管理赛道已经开启了。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202/t20220208_38546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