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春节回乡,满载儿时记忆的坑塘变清了!

时间:2022-02-09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哇!快来看,这里水好清啊!”

  大年初一,村民和孩童们来来往往,串门拜年。在村西小桥下,南北两处坑塘形成了自然径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大家伙纷纷驻足观望。

  这处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中心村西侧的坑塘,是满载记者儿时记忆的地方。

  小时候,塘里的水很是清亮。每到夏季,小伙伴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爬上塘边粗壮的大柳树,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水下,砂砾散射着光泽,鱼儿游来游去,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抄到几个大河蚌。塘边的石头缝里,随手一搂,就是一把田螺,清水里泡半天,油锅里炒一炒,美味就能上桌了。

  记者至今还记得,那一年,遭逢大旱,水库干涸。家里饮用的水,要跑几里路用水车拉回来。当时,这处坑塘也干涸了,长辈们就在中心位置,挖了个一两米深的水坑,慢慢地,水源汇聚,形成了一泓清泉。正是这泓清泉,让我们熬过了旱季,迎来了甘霖。

  后来,随着周边生产生活的发展,这里日渐成为一处纳污坑塘,水质迅速恶化,岸边垃圾堆积,异味飘散,蚊蝇滋生。那几年,记者每行至此,不禁痛心疾首。

  

  

  

  曾经水质恶化的坑塘。

  直到2018年夏天,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门口的坑塘治理好了,可好看了。记者赶回老家,也为眼前景象振奋不已——只见塘边绿油油的柳枝下,仿木护栏若隐若现,一条小径蜿蜒向前。塘里水波粼粼,鲢鱼鲤鱼穿梭游弋,几只大鹅不时扑棱起翅膀,感受河水滴落的清凉,好一派祥和宁静的乡村景象!

  

  

  

  家门口的坑塘何以“重生”?吴村镇副镇长康守瑞向记者介绍,2017年起,针对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没有有效收集处理设施,村内饮用水水源没有保护措施等现状,吴村镇在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和曲阜生态环境分局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下,对中心村实施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

  “项目总投资111万元,重点建设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累计铺设涵管580米,建设8000平方米人工表流湿地1处,仿木护栏297米。在污水入表流湿地处建设了生物滞留塘等处理设施,坑塘清表护坡,栽植了睡莲、荷花、芦苇、再力花、香蒲等水生植物。” 康守瑞对记者说。

  项目建成后,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坑塘及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吴村镇副镇长晏军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规范村民生产生活,全镇建立起网格化管理体制,明确环保所长和网格员职责,督促做好辖区内环境污染防治监管和巡查,引领村民树立低碳生活理念,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临近傍晚,家人拎着垃圾桶去倒垃圾。最近的一处垃圾收集点,要走近100米。记者说:“要跑这么远啊!”家人乐呵呵地回应道:“远啥远,能让村里干干净净的,跑这点路不算啥。”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202/t20220207_3853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