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八桂“金字招牌” 筑牢南方生态屏——广西生态环保铁军2021年度先进人物风采
时间:2022-02-0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环保铁军积极投身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敢为先锋队、突击队,充分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展示广西生态环保铁军风采,凝聚力量、激发斗志,“2021广西最美环保人”选树宣传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举办。经过初评、终评,共产生20名人选。2018年以来,广西生态环保系统连续举办4届“广西最美环保人”评选活动,至今共评选出65名最美环保人。 汲取榜样力量,展现时代风采。我区生态环境系统20名“2021广西最美环保人”、1名2021年广西“最美公务员”的个人先进事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广西生态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焦延雄 让矿山见绿又生金 焦延雄,柳州市柳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2021年全国“最美公务员”。他坚持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相结合,深入做好“帮企减污”。柳江辖区黄岭片区采石场扬尘污染大,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他指导片区企业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使黄岭片区的采石场成为绿色矿山开采的标杆企业。2020年获评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表彰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个人。 杨胜才 为群众纾困解忧 杨胜才,来宾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2021年广西“最美公务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每逢甘蔗榨季,晚上田间巡查灭火是杨胜才的工作常态。“烧”与“不烧”成了群众“两头难”问题。杨胜才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了解禁烧对甘蔗种植的影响,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先进省份做法,向政府提出“连片砍运管控模式”和“1+X”收储运模式及燃料化、饲料化利用方式。“以禁促用、以用助禁”效果初显,为群众解决了“两头难”问题,也逐步形成“来宾做法”并得到自治区的认可。 卢晓铭 推进制革产业转型升级 卢晓铭,南宁市宾阳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坚守环保一线28年来,他推进宾阳县制革产业转型升级,淘汰拆除423个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制革转鼓,先后完成宾阳县沙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宾阳县制革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和安全利用项目,彻底解决了原制革企业遗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韦进进 让“南宁蓝”保持常态 韦进进,原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副站长。2011年获得广西环保系统首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她积极参与环境网络建设,从“大南宁”层面,结合国家和自治区以及南宁市对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的发展规划,不断统筹推进自动监测网络的优化与完善。完成1个国控站点搬迁和1个由市控升级为国控;完成平畲等3个国控水站建设;在南宁市区广场等重点区域建成12个环境质量监测及信息发布点。南宁市超额完成2021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南宁蓝”保持常态。 张 彦 守护百里柳江碧水悠悠 张彦,柳州市生态环境局科长,坚守环保岗位30年。“十三五”期间,她谋划并组织完成《柳州市柳江流域保护和提升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为柳州持续保持柳江流域水质全国前列谋篇布局夯实基础,荣获2020年柳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奖”先进个人。在她的推动下,工业柳州“铁腕治水”,实现了从“酸雨之都”到全国“水质冠军”的蝶变。 初晓婉 执法管理的“绣花针” 初晓婉,桂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科员。2014—2017年,她带领开展桂林市排污费收缴工作,经手排污费4000余万元,无一例错漏。就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的1168件交办件,共调度材料400余次,下发督办30余件次,现场督办10余家次,较好地推动了桂林市交办件的整改完成。 谢有亮 水污染防治“排头兵” 谢有亮,梧州市生态环境局科长,参加环保工作21年,可谓水污染防治“排头兵”。在他的跟踪督办下,梧州市完成了市级饮用水水源地68个环境问题和县级饮用水水源地26个环境问题的整治,梧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上移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 杨 波 优化政务服务无止境 杨波,北海市生态环境局科室主任。他在全区率先主导出台实施了《建设单位自主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指引(试行)》,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表扬并转发全区环保系统学习。负责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期间,他率先在全区组织研发了“生态环保督察北海市调度信息报送系统”并上线运行,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调度各级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提升了督察整改调度的信息化水平。 李日华 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李日华,防城港市东兴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他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实现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2019年以来,他带领防城港市东兴生态环境局环保执法人员,监察企事业单位210余家次,处理环境信访件143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63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0起。污染投诉举报件处理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覃腾翔 让钦江河畅水清 覃腾翔,钦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四大队副大队长。他全力推进钦江等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立案查处钦江流域违法企业35家,罚款207.7万元;在钦江流域建成视频监控系统65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23套;建成钦州市“生态云”平台(一期)项目。建立入海排污口巡查制度以及监测通报制度,对巡查及监测结果进行通报预警,2018年以来对入海排污口共开展12次监测及近20次巡查及预警通报。 黄晓峰 较真碰硬严格执法 黄晓峰,贵港市覃塘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在环境监察一线工作21年。2020年12月,覃塘区甘化新材料产业园雨水排放口出现大量白色泡沫,执法人员多次去检查都未发现相关企业违法的证据。他拿上工具撬开每家企业排污井盖和雨水井盖进行排查,并结合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锁定了偷排企业。至此,该园区再也没有出现过偷排污染物的现象。 林凯帆 用心用情当好群众贴心人 林凯帆,玉林市陆川生态环境局股室负责人。针对陆川县乡镇企业和养殖场多且分散的特点,采用“环保指导+乡镇政府发动+社会机构配合”模式,陆川县列入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及排污许可发证登记任务共526个,发证率100%、登记率100%。他深入农村一线做群众工作,多次组织养殖企业到周边市县考察学习养殖污染治理模式,逐步建立起陆川县“高架网床+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沼气+牧草”“沼气+发电+鱼塘”的污染治理模式。 李 优 让群众“大水缸”越来越清澈 李优,百色市平果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从事环保工作25年来,不断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管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平果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布见水库,经采集基础数据评估结果为99.25分优秀。积极组织对辖区内“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进行了专项整治,并举一反三排查整治该市两个市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辖区内上报的疑似农村黑臭水体点核实工作,有效保护农村水环境,守护群众“大水缸”。 卢一佳 绘就昭平绿色画卷 卢一佳,贺州市昭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他历经30个春秋立足基层环保工作,促使昭平县成为广西第一个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6—2025年)》县。他组织昭平县开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布置迎接核验工作。2019年,昭平县通过自治区组织的专家组核验,获得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 甘 毅 保障百姓“舌尖安全” 甘毅,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主任科员(科室负责人)。2000年前后,河池市中心城区周边有十多家选矿、冶炼企业,由于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几乎每年发生污染事故5次以上。他第一时间下到田间地头,对农作物受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类,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和群众代表进行协商调解,完成理赔工作。连续8年被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评为农业环保先进工作者。 覃周华 抓技改促转型 覃周华,来宾市忻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坚守环保岗位24年来,始终战斗在前沿阵地,他牵头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42起,有效挽回了企业和群众损失,保障了环境安全。在日常监督检查及专项检查中,他组织环境执法人员重拳出击关停县域内不符合产业、高污染的企业13家,责成制糖、缫丝、水泥、制药、石材加工、制砖等行业投入环保治理资金5600万元开展环境治理技术改造,实现忻城环保整改全面达标。 黄聪颖 以案促管破解执法难题 黄聪颖,崇左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大队长。她通过以案促学、以案促管,有效遏制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019年4月,在一起非法倾倒排放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件中,她通过运用“公、检、环”部门联席会商机制,运用“两高三部”印发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由生态环境部门直接出具认定意见作为环境污染犯罪依据,解决了崇左市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前期调查确定有毒有害物质过程中取证难、鉴定难、鉴定贵的问题。 秦旭芝 用专业守卫土壤健康 秦旭芝,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科室副主任,2021年生态环境部第二批国家环境监测“一流专家”候选人。广西土壤详查工作任务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全国排名第一,质量及进度均走在全国前列。秦旭芝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广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和《广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图件》,负责广西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和分析试点实施方案编写、点位布设、数据审核、报告编写、以及全流程质量控制,量身打造了成因分析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手持终端采样,获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专家一致好评。 莫招育 大气污染志愿侦察兵 莫招育,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科室主任。2014年以来,他针对污染天气,重点围绕建成区、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田间地头秸秆禁烧区等,紧急开展服务,为14个设区市提供污染应急策略,被誉为“大气污染志愿侦察兵”,他以贵港市为试点,主张差异化管理,科学制定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分类管理,抓住环保问题突出企业,引导其他企业复工生产。莫招育获得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还多次获得广西社会科学奖三等奖。 彭 崇 核与辐射安全的守门人 彭崇,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总工程师。参与环保工作19年间,他深入核电厂、铀采冶工程、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应用、核技术应用、高压输变电及广电通信工程等辐射环境监测第一线,调查分析全区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他担任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总工程师后,组织开展了2020年广西核与辐射监测监管技术帮扶工作,提升了基层核与辐射监测监管技术水平,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 李天深 科研助力向海图强 李天深,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科室主任。他主动承担起广西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监测重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图谱,首次完成了系统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监测,填补了北部湾海洋监测空白。建立赤潮预警预报模式,为广西河口及近岸海域生态安全提供屏障。他专心于科研工作,截至目前,他主持了广西科技重点研发项目1项、广西科技开发项目1项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2项国家级以及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促进了海洋环保事业的发展。 坚守初心使命,牢记殷切嘱托,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广西生态环保铁军将坚决扛起保护好八桂大地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gzdt/t1116753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
下一篇: 新春慰问活动走进广西金秀瑶乡
最新信息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