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实时互动技术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时间:2022-08-18 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数字化已从民众生活全面渗入产业端各链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进程被按下“快进键”,在技术的推动和需求的引领下,实时互动产业迅速发展。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多家业界知名企业共同编写了《实时互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实时互动技术作为新一代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支撑,将大幅提升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型数字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开辟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疫情常态化加速了线下活动的线上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活上,对于互联网的需求不再是单向的娱乐消费内容获取,在线虚拟陪伴社交替代了部分线下社交。在工作上,协同办公工具的出现提升了沟通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团队协作方式,弥补了疫情下难以面对面交流的不足。受疫情影响,众多场景已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化转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通信技术、终端设备、开发框架等技术的升级,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并以不同的应用形态为用户所感知。在这种情况下,实时互动产业应运而生。

《报告》指出,实时互动实现了从“在线”向“在场”的重要转变,推动互联网向以“临场感”为主要特征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方向升级变革。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IoT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实时互动的边界不断拓宽。

随着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实时互动应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报告》显示,2015年,包含实时互动功能的APP仅有1%,而2021年,实时互动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0%。据预测,2025年实时互动的渗透率可超过50%。根据2021年10月对全球实时互动热门场景的统计,C端应用成为实时互动爆发的主力增长点,各种新场景、新玩法迅速涌现。在国内,为用户带来全新交互体验的在线K歌房、智能台灯成为新一代生活娱乐方式的风向标。在海外,元宇宙以及与体育相关的远程加油、一起看比赛、体育脱口秀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实时互动服务规模约为35.6亿美元,三方实时音视频服务规模为7.32亿美元。中国的实时互动服务规模为77.13亿元,三方实时音视频服务规模为15.86亿元。预计实时互动市场未来5年平均每年可迎来35%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实时互动服务规模可达12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可达到256亿元人民币。

“实时互动通过提供创新的生产工具,卷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并与其他的生产力形成协同,加速经济发展。”《报告》认为,一方面,以实时互动技术为基础的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视频、数字文旅等,作为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实时互动将促进数字经济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渗透,加速生产体系的完备升级,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高效生产和统筹调配的科技化运作模式。

但《报告》也指出,实时互动处于产业培育期,很多技术思路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经历过大规模应用的验证,木桶效应明显,需要从底层硬件、基础应用和核心算法等方面共同推进。

为此,《报告》建议,一是加强专有基础技术的深度研究,提供核心技术支持。针对有示范性、影响力、权威性的高势能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试用策略。二是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新场景和新商业模式。扩大实时互动在大众生活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探索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三是推动产业聚集融合。支持具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实时互动应用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串联产业链不同领域骨干企业组建联盟生态。四是构建实时互动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体系和基础设施软硬件工程体系,提供面向全行业资源供应、试验验证、投融资对接等公共服务能力。五是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推动行业稳健有序发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原文链接:https://jxt.zj.gov.cn/art/2022/6/23/art_1562851_589287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