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推进“产学研用”赋能产业创新
时间:2022-09-09 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自泸州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始终把“产学研用”作为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化与省内外30余所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为产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推动科技与产业和经济相融。
(1)“双链融合”破难题。通过“产研院+专项资金”双驱模式,吸引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带技术、带专利、带资源参与校市项目合作。发挥高校院所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校企联合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依托优势产业,为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提供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其中,四川大学与郎酒公司合作“浓酱兼香型白酒生产技术研发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项目,已实现销售收入68.9亿元、利税19.8亿元。泸天化集团与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合作“10万吨/年聚碳酸酯工业化示范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已新增产值近19亿元。
(2)“按需定制”强服务。瞄准技术需求开展定向研发,聚焦解决企业“技术荒”问题,精准制定战略合作项目申报指南,促进研发课题与技术需求有效对接。瞄准企业需求开展定制服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引导科研团队向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技术支持。瞄准市场需求实施定向转化,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校企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输出转化。2021年,举办“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市州行”等活动,发布技术需求145项、成果250余项,签订合作协议30项;立项实施“企业出题、政府搭台、高校答题”的研发项目42项。
(3)“创新协同”促共赢。坚持资金共投、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校地合作模式。与多家院校共同出资设立协同创新战略合作专项资金,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制定《战略合作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战略合作项目中期管理办法》等文件,依托共同设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对资金和项目进行共同管理,实施合作项目985项。其中,泸州与四川大学合作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类别高端研发平台近20个,培育博士近200名,成果转化利税近20亿元。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lz1/2022/5/10/2d2bea8e4627420e90f7cae4da04934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泸州市构建技术转移新平台为院企牵线搭桥
下一篇: 泸州市科技型企业获“天府科创贷”总额破亿
最新信息
- 2025-07-22王毅同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