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管理

人民日报评论:广西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9-1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现场评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⑦)

  郑 壹《人民日报》(2022年9月14日第9版)

  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9月14日,人民日报第9版版面图。

  沿灵渠而行,来到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村,种植户涂桂珍的葡萄园里一片繁忙景象。一筐筐新鲜葡萄,被装上冷链车运往柳州。近年来,兴安县推广错峰栽培、平架式改造、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促进葡萄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如今,广西不少地区已发展起乡村产业,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在强化技术支撑上继续下功夫。从长远来看,加强科技应用推广,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在来宾市忻城县,玉米地里,微风吹过,绿叶轻舞,飘来清香;在崇左市扶绥县,走进甘蔗地,糖香阵阵扑鼻。为何空气中都有甜味?经过了解,甜糯玉米导入了外引种质的优良基因,能更好适应生长,产量高、品质优;甘蔗则利用了有性杂交育种技术、组培技术,实现高产高糖、抗逆性强、宿根性好,蔗农种得好、价钱卖得高。得益于种源等关键技术的赋能和培育技术的支撑,小玉米藏着大收益、小甘蔗走向大市场。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在农业科技带动下,名特优新产品形成竞争优势,持续释放效益。

  农业技术支撑是前提,技术应用是关键,而这离不开农技人员的指导,需要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叮嘱一位农技人员:“把你的贡献就写在大地上!”如今,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广西乡村,开展助农指导已成常态。大棚温度湿度如何调节,怎样授粉更省时省力,何时修剪枝蔓……在桂林市灵川县甘草村,农技人员生动讲解甜瓜种植的技术要点,成为科技助农、服务为农的一个缩影。推动农技人员下沉到农村基层,有利于发挥科技与人才的综合优势,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农业产业从基础设施到物流、仓储、零售等环节,都有实现智慧化的巨大潜力。前不久,钦州市灵山县建成广西首个农业智能产地仓,借助大数据计算和红外线光谱检测,完成荔枝的分选、分级、加工、销售,实现采、产、运、销一体化,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的智慧化水平,是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重要一步,既能延长产业链、价值链,也有利于延展出新业态、新领域,拓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推进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仍有很大空间。勇于探索、善于运用,才能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涂桂珍感叹:“葡萄甜,日子更甜。”葡萄串起好生活,科技赋能展新卷。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作者为人民日报广西分社记者)


原文链接: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130670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