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法治

铜川高新区再获省级表彰奖励

时间:2022-09-16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9月13日,陕西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2021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奖励情况的通报,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考核排名省级高新区前列,获得通报表彰,奖励资金200万元,这是继2021年获省级表彰后铜川高新区再获省级奖励。

  今年以来,在铜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铜川市科技局认真履行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职能,坚持目标化管理、颗粒化推进,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制度,紧密围绕铜川“一示范四高地”建设和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总体布局,扎实推进高新区项目链条化、企业高新化、平台多样化,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高新区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工作任务目标化,责任清单化。建立了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铜川市级各有关部门、园区为创建工作成员单位,合力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各项工作。创建工作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制度,确保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对标对表,抓好推进。

  企业发展高新化,培育体系梯度化。今年以来,围绕科技企业实现倍增的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培育科技型企业,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全链条阶梯式培育路径,引导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科技型企业聚集,铜川市科技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1家,增速达242%(去年同期50家),其中高新区(一区三园)为108家,占比63.1%。铜川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54家,增速达117%(去年同期6家),其中高新区(一区三园)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6家,占全市66.7%。铜川高新区已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产业推进高新化,实现新突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高新区实施陕西省厅市联动重点项目,组建铜川光电子产业省级创新联合体和省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协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光机所等科研力量,集中开展光电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铜川市高端光电子产业从0到1的技术突破。共获批厅市联动重点项目9项,获批专项资金4500万元,其中2022年拨付资金1500万元。通过省市共建,大力推进铜川高新区产业、技术、成果的快速发展。

  政策供给强化,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铜川市技术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铜川市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认定办法》《铜川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办法》《铜川市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管理细则(暂行)》《铜川市瞪羚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铜川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试行)》《铜川市科技创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铜川市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及入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措施,支持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共兑现省级双创孵化载体、首次认定的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首次入库的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资金550万元。

  下一步,铜川市科技局将根据中、省、市关于加快高新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平台建设、突出抓好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强化高端人才引进,持续做好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目标化管理、颗粒化推进,着力打造发展新动能,努力将铜川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jckj/2790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