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海南正式投用
时间:2022-09-16 来源: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14日消息(记者 姚皓 通讯员 安磊 吴盛龙)9月1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海南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对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海上平台,与国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通关管缆连接,能够远程监测水下生产系统运行情况并控制水下气井生产状态。通讯员供图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装备,由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多功能管汇等多种复杂水下结构物组成,在低温高压的深海环境中搭建起能够有序传输传送海底油气物流、液压和电气控制信号、水下生产设施状态信息的“多向通道”。

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海上平台,与国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通关管缆连接,能够远程监测水下生产系统运行情况并控制水下气井生产状态。通讯员供图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挺进深海油气开发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整套系统目前运行状态良好,水下气井产量达到设计目标。”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总工程师刘书杰介绍,中国海油立足国内相关产业实际,依托国家科技专项,牵头与16家国内企业及高校开展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攻关,将海南东方气田群待开发边际气藏作为应用目标,推动国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成功研发。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在下放入水进行安装。通讯员供图
在此之前,我国水下生产系统依赖进口,设备应用面临采办周期长、采购价格高、维修保养难等问题,制约着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国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成功研制和应用,可以使很多原本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深水边际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

运输船甲板上的深水水下管汇和保护罩。通讯员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谢玉洪表示,水下生产系统要在超过500米水深的海底稳定生产超过20年,对装备的设计能力和建造工艺要求极高。研发团队经过长期技术攻关,成功掌握了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设计、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制造、装配工艺及海上安装等多项核心技术,该项成果对带动海洋油气装备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水下井口,是水下气井生产管柱与深水水下采油树的接口。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2套水下生产系统、2条油气混输海管和2条复合脐带缆,计划投产4口开发井,高峰日产天然气超120万立方米,将进一步增强环海南岛海洋天然气生产集群的能源保障能力。
原文链接:http://dost.hainan.gov.cn/kjxw/mtjj/202209/t20220915_32669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海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启动开工建设
下一篇: 南繁:不让一粒种子因疫情耽误播种
最新信息
- 2025-08-20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部署20...
- 2025-08-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
- 2025-08-18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
- 2025-08-15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 2025-08-14佳木斯市市长王铁:紧盯重...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