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搭建“四条主梁”孵化体系
时间:2022-09-19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回首28年的孵化器发展历史,保定孵化器发展经历了一枝独秀、渐入佳境、百花齐放三个阶段。 1994年,保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保定国家高新区成立,成为保定市第一家、全省第二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场地、高质量孵化服务以及相关资金扶持,探索建立了孵化器标准化服务。 1994年到2007年,保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率先改革,成为全省第一家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企业,成立科锐特投资机构,开创河北孵化事业先河。 2008年到2015年,保定孵化载体建设渐入佳境。华北电力大学与保定国家高新区共同投资组建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大学科技园,开启了政校合作建设孵化器的新篇章;保定国家高新区联合五所驻保高校成立保定电谷大学科技园,2014年,该科技园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2015年至今,支点科技企业孵化器、3S双创社区孵化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陆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9家企业孵化器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保定孵化器事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和孵化器运营主体共同搭建的“四条主梁”的孵化体系。 “一梁”,完善的政策体系。保定市陆续出台了《保定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保定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双创政策,构建了以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动能激发、创新主体培育等为支持方向的孵化政策体系。 “二梁”,完整的孵化链条。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吸纳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到华电科技园服务校内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起创新链;从提供初级孵化服务,到以特色平台建设为特征的孵化载体支撑体系建设,再到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出了以众创空间为孵化前沿,以孵化器为孵化中继,以园区为孵化上游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园区”的高质量创新创业孵化链条。 “三梁”,多措并举的保障机制。2015年以来,保定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金2.49亿元投入到孵化载体建设运营当中;2017年,以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试点市创建为切入点,形成了由“委托服务、评选监督、层级评审、赛训结合”组成的评选工作机制;以孵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多部门有效联动,共同促进品牌创建、品牌输出、试点城市创建等工作。 “四梁”,行业发展的双协会组织。保定市率先在省内成立了众创空间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会——双创联盟,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在活动组织、资源对接、载体问诊人员培训等方面全方位服务,提升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建设运营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数量突破180家,省级以上孵化载体数量突破70家,实现孵化载体辖区全覆盖。孵化载体内科技型中小企业832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72家,实现纳税2.21亿元,孵化载体、入驻企业、团队获得京津冀130余家投融资机构累计1.78亿元的投融资。(田祖光)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sxkj/bd10/26937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廊坊龙河高新区:政策解读助企纾困
下一篇: 石家庄:打造全链条产业孵化“新引擎”
最新信息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