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投资机遇超270亿!德阳成功举办2022“数字赋能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
时间:2022-12-09 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主体共享城市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10月28日,2022“数字赋能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在主宾市德阳成功举办,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德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景峰,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涛出席活动并致辞,市政协副主席刘泽球出席活动并现场发布了德阳工业互联网揭榜挂帅项目。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光强、市政府秘书长王永川出席了嘉宾会见,洽谈成德眉资新经济协同发展,并对我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重要指示。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常帅、市科技局局长邱明以及市经信局、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协同发展局、天府数谷有关负责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聚焦三大产业,释放投资机遇超270亿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2021年成都市首次提出要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城市整体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为构建相互依托、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条,形成更强集群效应,以产业链为主线持续提升都市圈产业能级,2022“数字赋能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城市机会清单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三大重点产业,广泛征集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促进新场景、新产品、新需求有效对接,盘活三大产业共计151个新场景和230个新产品,释放总投资机遇超270亿元,融资需求超6.7亿元。
其中,大数据产业聚焦大数据算力、数字医疗、数字农业、数字社区等细分场景,共发布179条机会信息;人工智能产业聚焦AI新基建、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细分场景,共发布176条机会信息;区块链产业聚焦区块链+金融服务、区块链+政务服务、区块链+知识产权等细分场景,共发布机会信息26条。
面向成都都市圈,发布供需信息381条
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导向,强化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坚持“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成德眉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再提速。
本批次城市机会清单借助区域一体化发展之机,通过场景化的思维链接资源要素、匹配多方供需,共发布381条供需信息,包括政府需求信息106条,政府供给信息29条,企业协作信息45条,企业能力信息201条。通过清单信息发布,释放圈内城市发展机遇,促进项目、场景、技术、需求有效对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
立足三大篇章,促进供需场景精准匹配
本次2022“数字赋能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分为“论·产业链方向”、“享·生态圈机会”、“展·都市圈成果”三个篇章,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作题为《数字设计与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用数字制造的方式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产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傲英也在现场发表了以《数据赋能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为题的演讲,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
同时,四川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德阳数发集团、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进行了专题路演,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在不同方向、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多维度向外释放成都都市圈机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与优秀人才落地。
补短板、强弱项。立足各市场主体发展的需与求,大会后半段组织了成都都市圈相关部门代表、新经济企业代表与投资机构代表在展厅进行自由洽谈对接,有效破除供需对接不畅、信息碎片化等瓶颈问题,通过清单化的城市机会呈现形式,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和场景落地,为新经济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据了解,本次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市场主体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查看活动介绍、专家介绍、路演企业、参展企业等,并可通过视频、图片实时观看主会场直播、展区直播,以及线上“云”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德阳市将以科技创新赋能新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大力支持培育新经济创新主体,加快建设一批新经济平台载体,为新经济发展筑基。通过融入成都发展,共享成都的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发展平台,借助“成都优势”激活“本地优势”,更迅速、更便捷、更深层次融入新发展格局,打开新的发展空间,迎来新一轮蝶变提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dy1/2022/10/28/e52f785adead4863a367477bb9aa16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德阳创造我省再生稻历史性高产纪录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