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对局地和下游气候有重要影响
时间:2022-12-09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刘玉芝、黄建平等在期刊《地球科学评论》发表文章,系统阐述了其团队近10年来在青藏高原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团队长期致力于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对干旱气候的影响和机理研究,本项成果的发表标志着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又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青藏高原是典型的高寒气候区,位于沙漠和人类活动密集区的交汇处,高原上空的气溶胶特性复杂。同时,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北缘,南部输送的水汽充沛,加之高原的复杂地形和气溶胶(可作云的凝结核/冰核)的影响,致使青藏高原上空的云物理特性独特。
针对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和云特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团队围绕高原上空气溶胶、云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开展了研究。
团队提出,青藏高原是沙尘等气溶胶输送的转运站,高原通过大地形产生的“烟囱效应”,将中亚、南亚、西南亚的沙尘和人为气溶胶输送至高原,并进一步输送至对流层顶。
围绕青藏高原云特性方面,团队证实云对高原增温有重要贡献。同时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可被抬升至高原北部,印度的沙尘和人为气溶胶也可输送至高原南部,参与高原云的形成过程,改变云的特性,对局地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团队还发现,青藏高原上空受气溶胶影响的对流云团,在西风作用下,进一步东移,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局地对流云团合并,使该地区强降水的发生时间延迟,降水强度增强。
该研究是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同支持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为青藏高原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新视角,为青藏高原异常增暖和冰川融化归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原文链接:http://sti.xizang.gov.cn/xwzx/gnkjdt/202211/t20221111_3275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我国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