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科技网:“一带一路”旱作小麦种质创新与育种研讨会举行

时间:2022-12-24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2年12月21日《中国科技网》

  12月17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旱作小麦种质创新与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示范区举行。来自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尤里耶夫植物栽培研究所Bohuslavskyi Roman教授、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干旱农业大学Zahid Akram教授、平凉市农业科学院任根深研究员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郑艳、应开作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由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主持,陕西省中哈小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上合小麦育种创新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克舍套农业科技示范园共同主办,旨在提高小麦抵御干旱、病虫害和干热风等灾害的能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麦高产稳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病虫害和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愈发严重,严重阻碍了全球小麦生产,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资深专家Bohuslavskyi Roman教授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包壳小麦的概念及特点,简述了来源于不同国家包壳小麦的优点,并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抗病进行系统评价及品质遗传改良的选育;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农业大学Zahid Akram教授报告中强调了种质资源对小麦抗旱育种的重要性,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基因型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鉴定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基因型,从而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平凉市农业科学院任根深研究员分享了“甘肃平凉旱地小麦产业发展与实践”,介绍了中国甘肃农业区的概况与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并提出地寒旱区小麦育种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张正茂教授合作培育小麦品种的实践证明,小麦生产要因地制宜,选好良种,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

  硕士研究生郑艳、应开分别汇报了“普通小麦耐冷相关基因TaCTR的功能分析”“国内外小麦种质白粉病、赤霉病表型鉴定及抗病性评价”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小麦耐冷分子机理研究和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小麦耐冷性和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表型鉴定以及抗病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小麦抗逆性育种提供参考。

  张正茂在会议总结时说,本次研讨会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旱作小麦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的深入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mtjj/2946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