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科创平台之光②丨勇攀自主安全综合时空体系高峰——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3-01-07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国家需求,统筹整合力量,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强化规划引领,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即日起我们推出“科创平台之光”系列宣传,把科技创新平台从幕后推向台前,全面展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共同展望创新策源地未来美好图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勇攀自主安全综合时空体系高峰——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概况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国之重器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系统的建设运行,攻克了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世界前沿技术,先行探索了未来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建设。
该实验室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石家庄,依托单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管部门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实验室主任蔚保国研究员,现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科54所副总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北斗二号工程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卫星导航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励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篇,授权发明专利92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
实验室主任蔚保国研究员
研究内容与方向
作为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重点攻关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时空体系技术,聚焦“综合时空体系与核心装备技术”特色研究方向,引领以北斗为核心的国家综合PNT体系建设,为我国创新型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时空信息应用安全和“杀手锏”时空信息装备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形成了广域泛在精准、区域坚韧安全、局域智能弹性的导航定位科研优势和特色。
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围绕系统建设、信号监测、增强定位、位置服务四个方面设置,涵盖了卫星导航领域从系统侧到应用侧的全部环节,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全面性及前瞻性,研究方向代表了卫星导航领域未来的创新发展主线。
平台建设
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平台,拥有完善的研发、调试、中试、测试、生产全链条的产品研发环境。科研用房面积达2万平米以上,拥有专属科研楼和4个卫星导航专用测试场环境;在本部科研中心建设了专业化的大型云计算平台、光电标定系统、无人测试平台等先进科研设施,满足人工智能导航、室内外无缝定位、网络协同PNT等前沿领域的理论技术研发工作;建设了导航体系仿真实验室、网信场图实验室、导航网络实验室、弹性终端应用实验室等新概念导航实验室群,同时建设了智能导航硬件实验室、包含一间先进十万级洁净度的先进导航载荷实验室;在石家庄鹿泉区建设了中试基地,用于专职人员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和联调联试工作;除此之外,在北京牡丹科技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孵化园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作站,用于重点实验室人员在京办公、开展小型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与此同时,导航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备建设崇礼工作站和雄安工作站,用于开展室内外无缝以及地上地下空间无缝导航平台系统的测试、验证和示范工作。
人工智能导航试验场/羲和馆
先进导航载荷和智能硬件研发平台
研究成果
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集中科研力量专注于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应用装备研制、综合PNT前沿技术创新研究,取得了“全面支撑国之重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深入解决时空信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先行探索国家综合PNT体系技术路线”三大核心历史贡献。总结归纳如下:
表 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史性贡献
序号 | 三大贡献 | 代表性成果 | 成果特色 |
1 | 全面支撑国之重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 | 北斗地面系统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 | 北斗之核 |
2 | 大型复杂星座数字多波束测量关键技术与装备 | 波束之精 | |
3 | 北斗星星地链路测试标定关键技术与装备 | 星座之衡 | |
4 | 统一时间比对与授时监测关键技术与装备 | 时空之道 | |
5 | 北斗空间信号质量监测评估关键技术与装备 | 信号之质 | |
6 | GNSS全球连续监测评估跟踪站关键技术与装备 | 数据之美 | |
7 | 大型卫星导航测试场关键技术与试验环境 | 外场之量 | |
8 | 北斗用户终端标准测试评估关键技术与装备 | 入网之鉴 | |
9 | 深入解决时空信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 北斗伪卫星亚米级室内定位网络关键技术与装备 | 室内之网 |
10 | 北斗微基站天空地协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 | 应急之器 | |
11 | 广域航空安全星基监视网络关键技术与装备 | 天空之镜 | |
12 | 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 | 景区之态 | |
13 | 北斗RNSS/RDSS双模机载终端关键技术与装备 | 通航之星 | |
14 | 北斗/GNSS多频多系统GBAS关键技术与装备 | 着陆之引 | |
15 | 北斗/GNSS极地观测关键技术与南极应用 | 南极之观 | |
16 | GNSS四系统可组合导航模拟器及检测仪 | 仪表之专 | |
17 | 北斗RNSS/RDSS自主可控芯片及OEM主板 | 芯片之基 | |
18 | 先行探索国家综合PNT体系技术路线 | 北斗低轨导航增强关键技术与通用标准载荷 | 低轨之荷 |
19 | 北斗+5G+超宽带多模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 通导之融 | |
20 | 通导控一体化无人集群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 | 集群之智 | |
21 | 天地协同PNT关键技术与先进位置服务试验网络 | 天地之统 |
北斗星间链路管理技术成果
大型复杂装备体系可重用可组合仿真云平台技术成果
北斗/低轨卫星在轨组合精密定位演示验证平台成果
民用航空GBASIII精密引导进近着陆技术成果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hbkjdt64/275499/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