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之声】安徽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动能
时间:2023-01-07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2年,安徽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位。安徽台记者王莹报道:
【出现场音压混】大家看到的是聚变堆的真空室相关的一个扇段……
位于合肥科学岛聚变堆园区11号科研厂房里,科研工作者们正在一个高20米、外形像“橘子瓣”的实验平台上忙碌着。这个总重达5600吨的大“橘子瓣”,就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的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它将为上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提供真空环境。
眼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已经完成100多个关键里程碑建设任务及核心部件的设计、预研和测试验证。核聚变大科学团队正立足自主创新,为早日实现“人造太阳”梦砥砺前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副所长陆坤:【出录音】我们预计在(20)25年把所有的设施主体建设完成。整个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建成之后,它在国际的聚变能研究领域将是参数最高,功能最全的一个综合性的研发和测试平台。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国之重器。目前,合肥优化提升、在建拟建和规划布局的大科学装置已达12个。2022年,我省“认知智能”“压缩机及系统技术”2家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建成“国字号”创新平台216家,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4家。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原始创新“展现高峰”:全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运行、稳态强磁场场强打破世界纪录,实现百公里级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
创新成果要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2022年,我省举办中国(安徽)科交会线上展厅暨安徽科技大市场月度交易活动,在线展示高水平科技成果1000多项。常态化开展成果路演活动,组织对接服务,促成成果对接或交易557项,总金额492亿元。一大批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正峰:【出录音】这个平台让我们合作双方能够快速签约,通过各自优势资源的汇聚,围绕集成电路行业关键卡脖子难题以及工程应用技术瓶颈,探索创新模式,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技术的转化。
2022年底,国仪量子发布了我国首台分辨率达到2.5纳米的商用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国仪量子一直聚焦应用广泛而又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的电子显微技术,进行了长期的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眼下,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科学仪器产业化聚集示范基地——量子科仪谷正在加紧建设中。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羽:【出录音】我们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推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建成后,目标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实现数十亿产值。
《2022量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安徽已成为我国量子企业最多的省份。除了量子,人工智能策源地、新型显示之都、中国IC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初现。
2022年,安徽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奋力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位,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去年1月到11月,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1582.3亿元、1155.7亿元,同比增长52%、35.9%。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5200家,同比增幅34%。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出录音】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实施一些引领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3686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8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
- 2025-08-15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 2025-08-14佳木斯市市长王铁:紧盯重...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