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三亚颁奖 海南一团队获奖

时间:2023-01-07 来源: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5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月5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期间,由大北农集团主席邵根伙博士与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主席翟虎渠教授联合发起的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在三亚颁奖。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其中,海南的曹兵(研究员)团队获奖。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院士、大学校长、省农科院院长和知名企业领导等嘉宾参加。

  获得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的曹兵(右)团队。记者 利声富 摄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做强种业“中国芯”,才能助力“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对于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种业关乎中国人的饭碗。作为高度依赖科技创新的行业,种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科研创新人才前赴后继,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成果,快速实现新突破。由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和大北农集团共同设立的“国际种业科学家”奖,主要奖励在植物、动物、微生物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种业科学家和团队,旨在通过加大种业人才长扶持力度,支持他们潜心研究、精耕细作,从而形成产业吸纳人才、人才振兴产业的良性循环。

  获得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的李家洋(右三)团队。记者 利声富 摄

  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经多位专家线上评审、会议评审及网上公示,共有动物、园艺、水稻、小麦和其他五个领域等的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

  获得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的陈温福院士(右)。记者 利声富 摄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近10年来审定、登记主要农作物品种达到3.9万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实现完全自给,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保持国际领先,种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和重大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同时,随着种业振兴行动的不断深化,我国种业正迎来战略转折期和创新黄金期,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快速调整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这样特殊时刻,更加需要杰出人才,以远见卓识,以坚定意志,全力以赴完成好育种联合攻关各项任务,不断突破重点难点,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更大贡献,“国际种业科学家奖”能帮助广大行业佼佼者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获得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的李登海(右)。记者 利声富 摄

  首届“种业科学家奖”的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水稻领域:谢华安(院士)陈温福(院士)李家洋(院士)团队

  小麦领域:程顺和(院士)赵振东(院士)

  动物领域:黄路生(院士)刘守仁(院士)刘娣(研究员)李俊雅(研究员)团队 文杰(研究员)康相涛(教授)

  园艺领域:方智远(院士)李玉(院士)兰思仁(教授)

  其他领域:喻树迅(院士)盖钧镒(院士)郭三堆(研究员)李登海(研究员)赵久然(研究员)牛天堂(研究员)曹兵(研究员)团队 王天宇(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dost.hainan.gov.cn/kjxw/mtjj/202301/t20230106_33418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