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法治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多措并举助力科技企业量质齐升

时间:2023-02-04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2年,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聚焦创新企业集群培育,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齐升。

  

  服务为引 为科技企业“培土”

  “没想到,高企认定中,对企业提高研发费用财务归集的准确性,要求这么严格。”说起申报高企的流程,成功获批202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陕西诺威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郑亚维记忆深刻。“幸亏参加了培训,指出了我们填报中存在的问题,这次申报才特别顺利。政府给予企业的奖励资金,也能及时缓解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的压力。”

  郑亚维口中说的培训,正是2022年8月,在秦创原农业板块,由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和税务局组织的高企申报培训。

  一场培训,虽然不怎么起眼,但为企业解决的问题却不小。为更贴心地服务好科技型企业,示范区科技创新局主动联系,通过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式开展精准、靶向的申报、认定服务,同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了申报通过率。

  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对照企业备案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信息,精准推送兑现研发费用奖补,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除诺威利华这样的“资深”科企外,首次获批省级潜在瞪羚企业的陕西扬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正是众多获益企业之一。

  “获批潜在瞪羚企业,激励我们继续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陕西扬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杨创军信心满满。

  据了解,为助力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示范区科技创新局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入库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路径,建立了“技术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定期举办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讲解科技型企业申报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相关政策以及操作流程方面的内容。对重点入库的科技型企业进行“一对一”上门辅导和政策答疑,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成果管理及转化、科研项目专项申报、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进行建档辅导,着力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发展新优势。2022年,全年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14家,同比增长58.33%;认定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17家、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瞪羚(潜在)企业8家,万家法人企业中高企(瞪羚)数达107.4个。

  资金加持 科技金融为企业发展“引水”

  日前,陕西省公布了2022年第五十七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杨凌科技企业过审品种达25项,占省内企业过审总数的42%。种业科技企业科研实力的壮大离不开各类金融产品的支持和奖补政策的兑现。

  金融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关键要素。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示范区通过免除担保费、无偿资助、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科技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开始,示范区科技创新局与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及区内银行合作,通过建立“政担银”风险补偿机制和反担保措施等方式,降低企业贷款成本。2022年为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创贷”1350万元;为企业贴息79.28万元;促进示范区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5.28亿元。

  “贷款支持,贴息政策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支持。”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吉建章说道。

  在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示范区科技创新局按照《杨凌示范区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若干政策》,联合示范区财政、税务等部门,积极主动靠前落实科技型企业奖补和税收优惠政策。2022年为科技型企业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认定等各类奖补资金979.94万元;为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兑现研发费用补助334.94万元。各类奖补政策的兑现极大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据统计,示范区企业2021年度备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45亿元,同比增长68.75%,为企业减免税金超过5200万元。

  要素集聚 推动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人才引领。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源动力。杨凌研究制定了“后稷人才工程”,发展壮大“科学家+工程师”“科技经纪人”、“科技特派员”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持续完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充分发挥本土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作用;推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服务证制度,建立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切实提供住房落户、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便利,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到杨凌创新创业。2022年,杨凌入选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5支,发展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人、青年科技新星3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年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2家,人才成为引领企业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项目带动。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带动,示范区科技创新局根据示范区主导产业重点方向,围绕产业链痛点、难点、赌点,推荐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组织开展项目攻关,推动各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年平均为科技型企业争取中省科技项目资金超过1000万元,通过财政科技项目撬动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21年度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0.57亿元,同比增长90%。

  平台支撑。示范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坚持把培育、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去年以来,示范区以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为契机,成立种业、畜牧、果业等六个产业创新中心,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规划布局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出台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平台数量和质量逐年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示范区支持企业建成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4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1个,示范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企业创新平台逐渐形成体系。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工委管委会既定部署,发挥好秦创原农业板块总窗口作用,进一步加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做好中试孵化、成果对接、科技金融支撑,加力加速企业培育,推动秦创原农业板块做强成势。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jckj/2980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