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设计智能仿生递药系统改善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时间:2023-02-1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治疗是通过解除肿瘤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上共抑制性分子对 T细胞的抑制,恢复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治疗策略。实体瘤中淋巴细胞的浸润数量及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都会影响ICB疗效的发挥。因此,促进肿瘤局部淋巴细胞浸润、提高淋巴细胞杀伤能力是改善ICB疗效的关键核心。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裹的吉西他滨纳米递药系统(macrophage membrane-coated nano-gemcitabine system, MNGs)。由于巨噬细胞膜的仿生特性,MNGs能够在乳腺癌肿瘤部位蓄积并渗透进入深部癌细胞区域,通过上调淋巴细胞趋化因子的分泌,促进淋巴细胞浸润到达瘤内癌细胞区域。
此外,通过上调淋巴细胞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 PD-L1)的表达,可促进其与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结合,重新激活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杀伤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杂志,题为“Macrophage Membrane-Coated Nano-Gemcitabine Promotes LymphocyteInfiltration and Synergizes AntiPD-L1 toRestore the Tumoricidal Function”。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仿生递药系统,MNGs单独使用可促进瘤内淋巴细胞浸润,当其与抗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时,亦可进一步恢复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杀伤能力。实验还证实,该技术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均产生了可观的治疗效果。因此,MNGs为改善肿瘤的免疫治疗,尤其是ICB治疗的疗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7861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ACS Nano》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2/t20230210_1845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国际研究发现新的系外行星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