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3D打印+机器学习软件,新型合成皮肤或解开蚊子吸血之谜

时间:2023-02-18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蚊子一只接一只地被手持真空吸尘器捕获,然后释放到一个透明塑料盒中。在适应新环境片刻后,蚊子闻到血腥味便蜂拥而至。但是,它们并没有找到可大快朵颐的生物,而是扑向一小块透明合成皮肤下流淌着鲜红色血液的血管,然后开始进食——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美国杜兰大学和莱斯大学正开展的一项新研究的内容。

  

  蚊子以合成皮肤下注入的血液为食,这种设计可让研究人员更容易研究疾病传播。
图片来源:杜兰大学

  近日发表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前沿》上的这项研究,旨在了解假皮肤(水凝胶)的科研潜力:其是否能解开蚊子传播致命疾病之谜?哪种驱虫剂才最有效?水凝胶可以不必通过人类和动物试验,就回答这些问题。

  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负责每周培育1000多只蚊子,并使用3D打印机制作水凝胶。莱斯大学的生物工程师负责开发水凝胶材料和机器学习软件,该软件可分析喂食蚊子的视频并识别模式。人工智能也可用于跟踪和分类常见的咬合位置以及喂食所需的时间。

  研究发现,无论蚊子属于哪个种类,水凝胶为实验创造了一个优秀环境。测试中,避蚊胺和由柠檬桉树油制成的植物性驱虫剂都能有效驱除蚊子,而蚊子则热切地扑到水凝胶下的血管上。

  蚊子不仅令人生厌,而且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它们是疟疾、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病、寨卡和黄热病等致命疾病的传播媒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称,蚊子传播的疾病每年导致大约725000人死亡。

  通过有效生产具有不同血管模式的水凝胶,人类研究疾病传播机制和测试新型驱虫剂的能力将呈指数级增长。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能在不使用动物的情况下以更精细的方式研究该过程,就有可能成功阻断疾病传播。

  总编辑圈点

  千万别小看蚊子。它们轻轻地叮咬,看似微不足道,却很有可能是“恶魔之吻”:多种臭名昭著的传染病正是通过蚊子叮咬肆虐全球,防不胜防。就拿疟疾来说,人类历史上疟疾传播最严重的时期,全球每年约有7亿人感染,约700万人死亡。疟疾的始作俑者是疟原虫,而无处不在的蚊子正是疟原虫传播的帮凶——据统计有80种按蚊可以传播疟疾。总之,对蚊子进行不断深入的科学研究,绝非小题大做,而是确有必要。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kjyw/1214306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