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血管内治疗伴有大核心梗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方面取得突破
时间:2023-03-04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在24小时内筛选患者时,影像学上均排除了大核心梗死的患者。既往的荟萃分析显示,在大核心梗死患者中,血管内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更获益,但仍缺少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据。中国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数量庞大,对于合并大核心梗死的患者,是否进行急诊取栓,如何筛选获益的人群,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科研团队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上发表题为“Tri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Infarct”的研究论文。
“大梗死核心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研究”(ANGEL-ASPECT)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终点盲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验证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CT-ASPECTS)3~5分或梗死体积70~100ml的患者中,血管内治疗在改善患者功能预后方面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这一假设。该研究由全国46家医院共同完成,探索血管内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取栓组)是否优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发病24小时内的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组的患者90天功能预后显著优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组。
ANGEL-ASPECT研究通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发病24小时内前循环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的获益性,为这部分患者适应症的拓展提供了循证依据,也为进一步国际指南的改写奠定了重要基础。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3/t20230302_1849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开发多细胞协作的活体功能材料
最新信息
- 2025-09-11赵乐际集体会见出席202...
- 2025-09-10李强同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
- 2025-09-09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 2025-09-08生态环境部召开2025年...
- 2025-09-04李强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
- 2025-08-27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 2025-08-25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宣...
- 2025-08-21赵乐际会见越南国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