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也怕缺少“生长素”!我区科研团队发现泛素结合酶基因可促水稻生长
时间:2023-03-1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根系不仅是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也是养分和水分在作物体内运输的重要部位,根生就生,根亡则亡。探究水稻根系发育调控基因并验证其功能一直是水稻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近日,兴安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徐兴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方军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大米》(Rice)发表了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鉴定出一个泛素结合酶基因(OsUBC11),该基因通过调节水稻生长素分泌来影响水稻根系发育。
近年来,兴安盟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百万亩以上,总产量占全区产量的60%,是自治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水稻产业已成为兴安盟的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借助“兴安盟大米”地理标志,兴安盟大米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缺少优质高效的主打品种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因素之一。如何鉴选控制优异性状的功能基因并使之有效聚合是当前水稻种质改良及品种设计的关键。
“水稻是单子叶模式植物,根系属须根系,包括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主根在种子萌发后的一个短暂时期起重要作用。”徐兴健介绍,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对植物根系构型的调节亦然,如何发现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素的基因尤为重要。
OsUBC11分子调控机制
经过多年研究,科研团队鉴定出一种泛素结合酶基因(OsUBC11),该基因通过参与生长素分泌来调控水稻主根及侧根伸长(如图所示)。水稻拥有48种泛素结合酶,其中大多数酶的功能还未被发现,该研究成果为水稻根系发育研究及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泛素结合酶家族基因的具体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284-023-00626-3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gzdt/kjtgz/202303/t20230310_22708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