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制造业当家”,深圳在尝试什么?

时间:2023-03-25 来源:经济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城市方法论

  “制造业当家”,采访组在深圳期间,这句话被各方反复提及。2023年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排在首位。

  深圳的工业家底深厚,为什么能成为全国“双第一”的城市?记者为此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进行了专访。在他看来,正是以先进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未来产业,成就了深圳工业第一大市的地位。

  激发创新要“两只手”同时发力

  记者:2022年,深圳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其中,主要高技术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5G智能手机等,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为什么它们跑得快?

  郭万达:你提到的这些产业,在深圳都有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比如,新能源汽车有比亚迪,民用无人机有大疆,智能终端有华为、中兴,它们在行业具有领先地位,而且都曾经是深圳的未来产业。

  但我更想说的是,深圳不仅有大企业,还有很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它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不断地迭代创新,这反过来也促进了产业的不断升级。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10多年领跑全国城市。

  记者:为什么企业能有这样的创新活力?

  郭万达: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政府的作为也很关键。我常讲,深圳是一个“种植型城市”,这些有活力的大企业都是在深圳长大的,就像一棵树,当它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就在这里埋下,有过失败、探索,逐渐成长。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政府强调推进“三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给予了企业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鼓励创新,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事情由政府来做,比如兴建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研究、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涉及行业发展的高精尖研究,则交给企业自己来做,政府给政策、给资金、给补贴等。

  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极大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新赛道、新产品的背后,实质是企业的创新、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市场的不断开发。

  集群化发展孕育未来产业

  记者:2022年,深圳提出培育壮大“20+8”产业集群,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深圳的产业政策是“7+4”。重点发展产业翻了一番,为什么?

  郭万达:从“7+4”到“20+8”,是深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谋划的延续,体现了政府产业政策越来越细化。“20+8”并不完全是优势产业,准确地讲,是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它的本质是先进制造业,代表深圳想要发展的甚至可能是“补链”的部分。

  记者:想要发展的方向会不会太多?郭万达:我们现在说“产业集群”,其实隐含着一个概念:融合发展。产业集群代表着上下游供应链的聚集,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下,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将带来产业的裂变,形成新的赛道、新的市场。因此,“20+8”是一个方向,并非完全固化。

  深圳同时提出,推动“四链”协同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人才链、围绕人才链完善教育链。其实质是通过“四链”协同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这里也隐含了加大先进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

  记者:深圳寸土寸金,如何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难题?

  郭万达:客观地讲,过去10年,深圳的制造业有下滑趋势,因为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制造业成本增大、空间压缩。但是这两年,深圳下了很大的决心,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工业投资增幅都超过20%。这次,与“20+8”产业集群配套的,还有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要知道,深圳市面积一共才2000平方公里左右,这是要把制造业的空间发掘、提炼出来。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先进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紧密结合,更加智能、绿色。因此,深圳提出了“工业上楼”,推动部分智能制造工业“进楼”,解决了载体的难题,而这种集约化、立体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https://jxt.sc.gov.cn/scjxt/gzdt/2023/3/22/4fa31c85a9334cfd868c765a5bb6ee2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