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管理

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技赋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2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3月13日,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召开业务研讨会,紧扣延伸和拓展水果产业链安排第二季度科技攻关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实验室团队在做大做强广西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方面大有可为。”广西农科院副院长、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健更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广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果盘子”,柑橘、芒果、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产量排名全国第一,香蕉、荔枝、龙眼产量排名全国第二。水果好吃但难保鲜贮藏,且广西水果产业附加值低。

  如何补短板?

  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自2016年设立以来,紧盯农业科技前沿,攻关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

  实验室的工作聚焦两个重点研究方向:给采后亚热带果蔬提供“养颜驻容”良方,即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依靠高科技从果蔬及副产物里“淘金”,即果蔬高值化加工技术。

  荔枝、龙眼、芒果、柑橘、香蕉等水果采摘后容易褐变并软化、腐烂,导致损失率高。“为了‘锁住’水果鲜气,我们的技术路线是,第一步揪出水果褐变的‘元凶’,第二步用绿色环保技术调控‘元凶’,延长保鲜期。”实验室副主任李丽形象地介绍。

  水果有成千上万的基因,李丽团队要从中排查搜寻导致褐变的基因。找到“元凶”之后,用什么技术调控降服它?答案是研发环保绿色的保鲜剂。

  要研发低成本、非化学类的绿色保鲜剂,科学方法是从中药、植物、水果中提取有效成分,并按照精准配比制作。李丽团队从大量植物源材料里提取十几种有效成分制作绿色保鲜剂。不同成分的用量怎么把控?为了摸索出十几种成分的最佳配比,李丽团队进行了近千次反复尝试。一点一滴地调配,有时候某种成分用量差0.01克,调控效果差别就会很大。屡试屡败,锲而不舍,团队终于收获了满意的结果。

  一系列果蔬保鲜贮藏新技术使芒果、荔枝、龙眼等水果保鲜时间延长了1—2倍。

  要想提高水果附加值,必须在加工新技术上寻求突破。李丽团队锚定液态加工、固态加工发力。鲜果加工制成果酒,遴选优质发酵菌种和提升发酵技术是关键。5年来,团队多次筛选、鉴定、优化发酵菌株,提高了鲜果产酒能力。桑葚、葡萄、荔枝、香蕉等加工制成风味独特、香醇甘甜的果酒,技术转化给企业,斩获首届中国果酒挑战大奖赛金奖和银奖,书写了小鲜果大产业的新篇章。

  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扩大了广西特色水果的销售渠道,但也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实验室团队研制了一款集气调、温控、乙烯吸附、臭氧杀菌于一体,可按需移动、可覆盖物流全程的果蔬保鲜运输装备,极大提高了果蔬运输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

  近年来,该实验室5项重大成果经专家鉴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2项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芒果果脯加工技术规程》2022年获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5年来,该实验室通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下一步,实验室团队将继续深耕果蔬贮藏与加工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尽快转化科研成果助农增收致富。”孙健说。(李新雄 关妮纳)


原文链接: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161022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