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围绕“引才育才留才” 打造海外人才集聚强磁场
时间:2023-04-01 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根据目前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我市的省海外工程师累计入选数已达331名,居全省前列。其中,2022年入选61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市科技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在人才引育、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持证外国高端人才(A类)510人、专业人才(B类)972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指数居全省第二。2023年以来,全市境外办理78人次,境内办理80人次,工作证延期258人次。
一、围绕“引才”,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优化市场引才模式,充分利用本地民营资本充裕的优势和鲜明的产业特点,聚焦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有效推动民营资本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项目的对接合作。二是优化活动引才模式,依托“揭榜挂帅”“科创路演”“院企对接”、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科技条线特色活动,持续打造、扩大海外引才的各类活动渠道。三是优化政策引才模式,升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国家(省)海外引才计划、省海外工程师、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星耀南湖”领军人才计划等重点引才工程,加大外国高端人才尤其是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力度。
二、围绕“育才”,加强人才平台建设
一是发挥企业育才作用,坚持“企业为主”,不断加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科技企业有针对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支持企业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方式对接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带技术柔性用才、成建制团队育才。二是发挥载体育才作用,坚持“载体为基”,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未来食品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和发展,为吸引海外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三是发挥教育科技协同育才作用,坚持“四链融合”,借助浙大国际联合学院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等国际合作资源,依托科技计划项目体系,支持海外人才参与本地科研活动。
三、围绕“留才”,提升人才服务能力
一是推进“一窗通办”,市科技局在前期总结嘉善、平湖等地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窗通办”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申报材料,调研、走访区县实施“一窗通办”的基础条件,协调解决困难,加快“一窗通办”扩面。二是推进“不见面”审批,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放管服”改革,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实行“全流程在线办理”,实现“不见面”审批,工作证办理时限A类压缩至10个工作日、B类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三是推进服务体验创新,针对海外人才在嘉兴工作、生活的“关键小事”,及时掌握具体诉求,推动研究、落实和解决。比如,在全省开创性办理外国人有效期一年以上的工作证,进一步降低了海外人才的行李通关等费用。
(来源:嘉兴市科技局)
原文链接:http://kjt.zj.gov.cn/art/2023/3/30/art_1228971343_590079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科企融资“蓄水池”扩容!瓯海“科创指数贷”新增40亿元授信
下一篇: 考察学习促提升 借鉴经验拓思路
最新信息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