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点发力支持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
时间:2023-04-08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河北:多点发力支持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五市一区”共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23.08亿元,占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5.38%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3月29日,河北省科技厅召开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示范区“五市一区”(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和雄安新区)共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23.08亿元,占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5.38%。
京南示范区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的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22年,示范区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验收,获得“良好”的评估结果,正式转入新的建设阶段,示范区建设空间也由“十园”拓展为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和雄安新区“五市一区”全域。
为承接京津优质科技资源,加快推进成果转移转化,近年来,河北构筑平台,支持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先行先试;打破壁垒,鼓励园区、企业跨区域设立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推进创新要素全方位对接;资金支持,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一次性支持力度达200万元至500万元……
一手出政策,一手畅渠道,“十三五”以来,河北省科技厅通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直接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40亿元,吸引160余项京津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
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技术突破,2017年,以专利入股成立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落地衡水。“目前,我们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兆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机械通用测试平台,完成压缩机工程样机装配和测试。”公司总经理梁世强说,该项目竣工并调试运行,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技成果已进入产业化前端。
“京津科技创新要素密集,是一座创新的‘富矿’。”河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重点围绕《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5年)》,从项目布局、平台建设、服务保障、制度创新、对接活动多点发力,探索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路径,不断完善“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链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到示范区转化孵化。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hbkjdt64/280229/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