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北半球气溶胶光学厚度近20年呈下降趋势
时间:2023-04-08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东团队和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唐超礼合作,利用近20年卫星数据,开展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研究,发现北半球气溶胶光学厚度近20年的长期变化呈小幅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明显,且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北纬17°为对称轴分布。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大气环境》。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纳米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为AOD550),是表征大气浑浊程度的关键物理量。它是天气、气候和地球能量收支平衡研究关注的重要参数,也是确定气溶胶气候效应的重要因素。通常高的AOD值预示着气溶胶纵向积累的增长,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此次研究分析了国际地球观测系统TERRA和Aqu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探测的近20年AOD550数据,系统获取了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和时空变化特性。研究发现,北半球气溶胶光学厚度近20年的长期变化呈小幅下降趋势,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明显。亚洲北部、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南部和东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中、低纬度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并不是关于赤道对称的,而是向北偏移约17°。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北纬17°达到最大值,然后向南北两极随纬度先显著减小,后逐渐平稳。
在同一纬度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随经度的变化不同,在中纬度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北半球随经度变化明显,而在南半球随经度变化平缓。在高纬度地区,南半球气溶胶光学厚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北半球气溶胶光学厚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南半球的气溶胶光学厚度随纬度变化比北半球快。
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南北半球均呈现季节性变化,北半球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高于南半球,且最大值都出现在各自半球的春季,最小值都出现在各自半球的秋季。(记者王敏)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5143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