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科特派 | 麻山腹地种出专“薯”好物
时间:2023-04-15 来源: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食有栗子香、芯似鸡蛋黄”,凭借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紫云红芯红薯成为了麻山腹地的地道好物,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农作物背后却凝结了科特派牛力立团队多年心血。
薯中贵族遇市场滑铁卢
在各种薯类里,紫云红芯红薯算得上是薯中贵族。当地种植户李师傅介绍,一般的红薯卖价1-2元/斤,紫云红芯红薯在一些沿海城市的终端零售价格曾达到18元/斤。
紫云红芯红薯有过这样的高光时刻,但也因此遭遇过挫折。由于盲目追求利益,多年来长期无性繁殖及连作,出现种性退化、种苗带毒、导致产量和品质逐年降低,从供不应求到无人问津,让这个曾经广受市场青睐的老牌农产品,遭遇了市场危机。
为保住紫云红薯的市场地位,当地政府第一时间想到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特派团。经过省、市两级科技部门联动,由贵州省级科技特派员牛力立带领的团队走进了田间地头。科特派助推产业振兴
作为安顺市农科院薯类作物研究所所长的牛力立,对薯类作物的研究颇有心得,经过长期调研,牛力立与团队开展了红芯红薯试验示范及相关技术指导,培养了一批红芯红薯技术人才,悉心指导农户开展规范化种植,有效解决红芯红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切实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增效,推动红芯红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劲动力。
在同事眼里,牛力立对工作的态度就和她的名字一样,有股牛的倔脾气。为了培育红芯红薯的改良品种,她与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对紫云红薯进行提纯复壮及脱毒改良,最终获得了脱毒红芯薯核心试管苗,建立了种薯繁育体系,对脱毒种苗进行扩繁,保质保量地把培育好的试管苗送到白石岩乡的移栽大棚,全程进行跟踪服务,保证了试管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为紫云红芯薯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牛力立还结合紫云红芯薯出现的货架期短、贮藏困难、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短板问题,联合当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及项目合作,从紫云红芯薯的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到贮藏加工,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打造“薯礼牛”等本土品牌,带动了红薯产业向深加工发展,提升了当地经济效益。
从脱毒扩繁到移栽,成长,销售,以及企业后续的一系列的产品线问题,牛力立都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她热爱农业科研,团结和带领部门科研人员以科技服务“三农”为核心,认真开展了薯类、蔬菜、食用菌的研究、示范工作。
截至2022年12月底,紫云县种植红芯红薯3.8万亩,并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培育出红芯红薯脱毒苗,提高了幼苗抗病性,提升了产量和品质,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实现丰产又丰收。
对于未来,牛力立表示,她将继续以一名普通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努力做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服务,继续深入产业调研,了解帮扶乡镇的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提供产业建议,继续做好“紫云红芯薯”的种薯提纯、脱毒种苗繁育,以及收获后的贮藏、加工技术服务,当好“三农”工作的守护者、开拓者。
(撰稿人:李剑南)
原文链接:http://kjt.guizhou.gov.cn/xwzx/dtyw/202304/t20230411_789840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眉山市科技局向市委专题汇报科技创新工作
最新信息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