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内蒙古 发力新赛道 | “真金白银”助研发 释放创新“绿能量”
时间:2023-04-1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今年,鄂尔多斯市深化落实“科技新政30条”和“人才新政30条”,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开展“双碳”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为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提供“绿色”科技支撑。
3月底,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近零碳供暖能源站示范项目和风光储冲微网智能充电站投运。项目利用园区现有的风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网提供清洁电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郭释方 内蒙古台实习记者
这里是风光储冲微网智能充电站,它和供热能源站相结合,采用“绿电驱动、多能供电”技术路线,它可以综合利用空气能、太阳能、风能等多种能源,这些能源都储存在这个能源箱里,它既能给新能源车充电,又可以给前面这座5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零碳供暖。项目投运后,预计年节约标准煤209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56吨。
史伟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
项目开发部工程师
智能电网的投运,在电力层面可以给我们整个园区的用电,带来三分之一的降碳量。未来大面积推开后,我们整个城市的供暖,会带来二分之一的节能减碳量。
作为近零碳供暖示范项目的开发工程师,史伟1个人用7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项目的研发、落地。作为鄂尔多斯市双碳技术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2021年9月揭牌成立。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三张清单:企业的需求清单、高校的能力清单和政府的政策清单。根据清单,打通高校和企业联结通道,展开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是研究院的首要任务,而最当紧的就是人才队伍建设。
2022年,鄂尔多斯市启动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制定落实“人才新政30条”“科技新政30条”等政策措施,推动人才与产业、人才与项目高效链接。
尚学刚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目前研究院已与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院所14个院士团队、44家实力企业、9家权威机构建立合作,给予科研经费支持4000余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增强了碳中和研究院加大科研力度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已成立北京大学-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联合实验室以及清华大学-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与12个国家知名院士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孵化落地5家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加速集聚,碳中和研究院信心满满地规划出未来五年的蓝图,研究“双碳”课题100项,产出关键性技术研发成果25项。
尚学刚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集智攻关,努力在“双碳”领域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力争3年内打造成为西北地区双碳科研领航机构。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tjj/202304/t20230412_22952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公布
最新信息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