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现量子纠错新突破
时间:2023-04-22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使用量子纠错技术将量子比特的寿命延长了一倍以上,经过纠错后的量子比特存活时间为1.8毫秒。该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证明了量子纠错的可行性。
量子比特的寿命是指量子比特在量子计算机中存活的时间。由于量子比特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比特的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量子纠错技术旨在使量子信息保持完整,帮助延长量子比特的寿命。当量子比特出现错误时,纠错技术可以检测错误并纠正它们,使得量子比特的状态能够得到恢复并保持在正确状态。
量子纠错的理论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但直到1995年才提出量子纠错方案。该方案可使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分布在多个比特之间,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冗余存储和纠错。但冗余使得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具侵入性,编码的量子位也更加脆弱,这个方案在实践中未能显著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本文摘自国外相关研究报道,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4/t20230418_1855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