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网】星形网络的量子非局域性首次获验证

时间:2023-04-22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网络非局域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教授李传锋、研究员黄运锋、副研究员张超等人与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星形量子网络中的全网络非局域性。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贝尔非局域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更复杂的包含多个独立源的量子网络非局域性。由于包含多个独立隐变量,量子网络中可以产生区别于传统贝尔非局域性的全新量子关联。其中,Bilocal模型是最简单、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量子网络。

  然而,此前定义的网络非局域性无法刻画整个网络中所有源的非经典性,多数情况下可以退化为标准贝尔不等式的违背,且中间节点不需要采用纠缠测量。因此,物理学家提出全网络非局域性的概念,它要求网络中所有源都分发非经典资源,能够用来认证网络中全连接的非经典性质。目前,全网络非局域性只在最简单的Bilocal模型中进行了检验。

  此次,研究组分别在理论与实验上实现突破,成功验证了更复杂的星形网络中的全网络非局域性。理论上,研究组在仅使用独立源和无信号原理而不要求网络遵循量子力学原理的条件下,提出了新的全网络非局域性判据。实验上,研究组利用高品质“三明治”型纠缠光源,搭建了具有3个外围节点的星形网络,并且在中心节点实现了高品质的GHZ态投影测量。

  研究人员介绍,实验结果以超过10个标准偏差的水平违背了全网络非局域性判据。这是全网络非局域性在复杂网络中的首次验证,对大规模量子网络的应用,尤其在量子通信协议安全性保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王敏)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5488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