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企业 创新制胜③东方物探:创新练就“火眼金睛” 引航地下“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07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代姣 通讯员刘世泽 朱英华
日前,在碧波荡漾的波斯湾,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物探”)承担的阿联酋ADNOC TZ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他们利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在水中“寻宝”,勘探水下的油气资源。
这是全球最大的三维过渡带地震勘探项目,全球首艘大型DP浅水特种船——BGP Innovator号为过渡带业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浅水域生产效率较一般水平提升20%,打破了勘探纪录,还创造了1051万工时无事故的安全纪录,成为中国石油高端国际物探市场竞争的一张亮丽名片。
“简言之,我们就是要练就‘火眼金睛’,看穿地层深处,让油气勘探的‘眼睛’更智慧、更快速、更明亮。”东方物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少华解释说。
BGP Innovator号在进行勘探作业。
目前,东方物探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擦亮油气勘探的“眼睛”,发展成为以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油气资源为核心业务,集陆上勘探、海洋勘探、处理解释、油藏地球物理、软件研发、装备制造等业务于一体,全球物探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公司,市场遍及全球74个国家的300多家油气公司,占据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连续8年位居全球行业首位。
而耀眼的成绩背后,遍布着开拓者们坚韧不拔的创新足迹。
“在石油行业,物探处在产业链的最前端,是第一道工序,竞争也最激烈。”张少华告诉记者,20多年前,凭借完备、高效的勘探服务,东方物探一度迅猛发展,引起国际同行关注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了潜在的威胁。2002年,国际主要技术服务公司开始对东方物探实行技术封锁和软件禁售。技术底座被抽空,企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2003年4月,下定决心自主创新的东方物探组建了超大型油气勘探软件GeoEast研发团队,他们从零开始,经过19个月的艰苦攻关,自主研发的GeoEastV1.0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产品于2004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发布,结束了中国石油没有自己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的历史,中国物探企业软件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彻底改变。
这也让他们更加明白,核心技术一定要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企业建设科研大楼,汇聚资源进行技术攻关。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和技术壁垒,东方物探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探核心软件、核心装备和核心技术三大技术系列,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转变,跑出创新“加速度”。
“我们构建了研用一体、高效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四国七中心’的研发格局,先后与国内外36家知名院校、10家国际油气公司开展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张少华说,近年来,企业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立了河北省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在核心软件、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我们自主研发的EV56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低频地震信号激发的技术瓶颈,成为国际上首个规模化应用的高精度宽频可控震源,为高精度、高效率、安全环保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核心装备支撑。”张少华说,该设备使中国石油深部油气勘探取得了大面积的突破,有力保障了我国能源安全。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为高精度、高效率、安全环保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核心装备支撑。
自主研发的eSeis节点仪器具备了陆上全地形、全天候稳定作业能力,安全环保、轻便高效、经济实用,满足超大道数高密度地震勘探需求,能够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有效降低作业成本和安全风险,成为破解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双复杂”勘探难题的工程利器,为地震勘探项目提质增效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引领地震勘探迈入节点时代。
技术人员利用eSeis节点仪器破解“双复杂”勘探难题。
此外,东方物探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uDAS分布式光纤传感地震仪为直接感知地下油气提供了全新物探方法,真正将地震推向油藏开发,在深度、频幅及构造细节方面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实现“井中高精度成像、多井井地联采”油藏精细刻画。
高性能计算中心机房支撑数据运算稳定运行。
“我们还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解释中心,在南美、中东和东南亚建立了三大资料处理中心,技术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张少华说。
技术人员监测数据,开展地震处理解释工作。
如今,东方物探入选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建有油气勘探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企业和科技部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等,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优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良好的环境有力支撑了企业科技创新,2022年,企业享受各项税费优惠超1亿元,投入研发经费7.8亿元。
“我们把企业发展与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华北油田、巨力索具等省内知名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与河北地质大学共建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创新中心,努力使河北成为油气地球勘探软件研发、装备生产制造唯一全产业链的地勘大省,同时带动水文监测、地热勘查等相关产业发展。”张少华表示,下一步,东方物探将加快物探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加速向物探行业技术“领跑者”转变。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hbkjdt64/28206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省科技厅举办快乐健身·科技系统羽毛球比赛
下一篇: 省科技厅举办“五四”主题活动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