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人类染色体“X”档案破解,迷你“钥匙”决定DNA形状

时间:2023-05-07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据最新一期《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报道,荷兰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揭示了为什么人的DNA是X形的,并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细胞可决定DNA的形状。这一发现或对了解人类细胞行为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在人体里,细胞不断分裂成新的细胞。在此过程中,一个细胞复制自己的DNA,并在两个新细胞之间平均分配。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人类DNA有几米长,像意大利面一样塞进了看不见的微小细胞核中,如何在细胞之间公平分配DNA?

  细胞有一个聪明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它们复制DNA后,将其变成紧凑的包裹。在此过程中,细胞将两个DNA连接在中间,在显微镜下,这样的包裹看起来像一个X。

  在细胞分裂之前,X从中间释放,然后,X的每个“手臂”都会进入一个单独的细胞。如果这一过程出错,新细胞获得的DNA会比正常细胞多或少,这可能会导致它们的进程脱轨。例如,癌细胞通常含有异常数量的DNA。

  研究人员表示,染色体实际上由两条相同的长DNA线组成。环状黏连蛋白分子将两根线连在一起。环状黏连蛋白打开,导致DNA的“手臂”分开。而DNA中段部分保持紧密闭合,这是由Shugoshin蛋白导致的。

  研究发现,Shugoshin使用了一种分子键,恰好可插入黏连蛋白中的一个“钥匙孔”,从而锁定黏连蛋白。由于Shugoshin在染色体的中心,所以只有在那里它才能锁定黏连蛋白,这使得染色体呈X形。

  CTCF蛋白与Shugoshin其中一段具有完全相同的分子键,可插入相同的黏连蛋白“钥匙孔”,它也使用这一点来锁定黏连蛋白。

  研究表明,存在一种细胞决定DNA形状的通用机制,即调节DNA的各种重要蛋白质使用相同的分子“密钥”来控制黏连蛋白。在正确的时间以及在DNA的正确位置锁定黏连蛋白,可确定染色体的形状。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kjyw/1215637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