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中国蛇类DNA条形码参考数据集发布

时间:2023-05-07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作者:佚名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汉斌

  我国蛇类物种丰富,截至2020年底,现存蛇类283种,占世界总数的8%左右。但由于栖息地破坏等原因,蛇类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记者20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张亚平院士团队和车静研究员团队新近构建了DNA条形码参考数据集,为中国蛇类研究、资源保护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国际期刊《分子生态学资源》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基于DNA条形码构建的中国蛇类系统发育树和物种鉴定结果。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供图

  蛇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自古以来被人类所食用、药用以及作为化工原料,其中蛇毒是极为珍贵的药物原料,在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中国蛇类物种隶属18科65属,近年来,数量虽在不断增加,但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其中有2种极危蛇种、4种濒危蛇种、18种易危和近危蛇种。

  DNA条形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和生态学的研究。“由于采用数字化技术,DNA条形码可使样本鉴定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传统形态学的过度依赖,也不受生物体发育阶段的限制,可弥补既有鉴定方法的不足。”车静研究员说,把这项技术与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结合,不仅可以快速、准确鉴定分类物种,还可能发现许多潜在的物种。

  基于系统的野外考察和长期积累,车静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结合其他已发表的数据,首次系统地构建了中国蛇类DNA条形码参考数据集,对我国蛇类多样性进行评估,涉及228个已知物种,占已描述物种的80.6%,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区域。

  研究表明,我国蛇类物种多样性被低估,保守估计我国蛇类至少存在36个未被描述的新种,主要分布在游蛇科、水游蛇科和蝰科。此外,根据部分物种DNA条形码数据分析,我国蛇类物种存在一定的谱系地理结构,如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的隔离作用,呈现“海岛-大陆”分化模式以及“东-西”分化模式。


原文链接:http://kjt.yn.gov.cn/html/2023/meitijujiao_0505/71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