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科学探索生态修复,多国科学家聚焦山地未来
时间:2023-05-07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作者:佚名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汉斌
围绕科学探索、生态修复、乡土智慧和未来生活的主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国内外多家机构协作的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16日在云南昆明开幕,吸引全球20个国家近200名代表出席。
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16日在云南昆明举行。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山地,山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集中分布区,提供了生态服务功能,人类三分之二的淡水资源来自山地。”世界农用林业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全球山地未来创新行动计划发起人许建初说,山地是全球生态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也是典型生态脆弱区。一方面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山地服务功能破坏,另一方面,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绿色与跨学科融合新科技层出不穷,使山地成为人类发展的潜力之地。
此次会议,旨在构建山地未来知识创新与合作交流的国际平台,凝练山地多元共生与绿色发展核心理念、创新方案与典型案例,与公众分享山地未来典型创新案例,落实推进COP15《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山地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创新行动。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4%以上,涵盖了陆地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到高原荒漠的主要类型,孕育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山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位于云南红河的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实景。 许建初研究员供图
“我们高度重视山地生态系统的科研工作。过去5年,云南省科技厅从创新团队、野外科学观测站、重点研发项目等全方位支持山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云南省科技厅厅长王学勤说,希望通过山地未来计划,联合全球更多科学家致力于山地科学探索、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乡土智慧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将重点关注COP15《昆明宣言》中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健康与生态恢复等课题,探讨基于自然、文化与跨学科的创新方案,共同应对全球化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制定山地未来全球行动计划。
原文链接:http://kjt.yn.gov.cn/html/2023/meitijujiao_0428/71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