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内参

科学家首次合成非自然界存在的酶

时间:2023-05-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从头设计全新的酶需要引入活性位点和底物结合囊袋,并预测这些活性位点和底物结合囊袋在发生催化反应时生成的几何上相容的天然支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蛋白质结构,以及天然蛋白质序列-结构关系的复杂性,这一设计受到了限制。

   近期,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研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题为“De novo design of luciferases using deep learning”的论文,首次合成出非自然界存在的酶。科学家在文章中描述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family-wide hallucination”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生成了大量包含不同口袋形状的理想化蛋白质结构,并进一步优化序列。科学家以这些蛋白结构作为支架设计人工荧光素酶,最终获得一种小而耐热、催化效率比拟天然荧光素酶,且具有高度底物特异性的人工合成酶。该酶可选择性地催化合成荧光素底物二苯基特拉嗪(DTZ)和2-脱氧腔肠素(h-CTZ)的氧化化学发光,其设计的关键是在活性位点将一个精氨酸胍基定位到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形状互补性的结合口袋中的阴离子附近。

   开发具有高度活性和特异性的生物催化剂,并在生物医学中广泛应用是计算酶设计的关键里程碑,该方法的应用可有望产生广泛的荧光素酶和其他酶。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5/t20230512_1860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