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科学家造出史上最小发光二极管,可将手机摄像头变成全息显微镜

时间:2023-05-13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的科学家开发了世界上最小的LED(发光二极管)。这种新型LED可用于构建迄今最小的全息显微镜,让现有手机上的摄像头仅通过修改硅芯片和软件即可转换为显微镜。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光学》杂志上。

  

  (A)完全制造的300毫米晶圆。(B)芯片的特写。(C)LED打开时的红外显微照片。(D)全息显微镜装置。(E)与(F)与 GROUND TRUTH相比,重建的全息图像的特写。

  图源: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

  这一突破得到了革命性神经网络算法的支持,该算法能够重建全息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增强对细胞和细菌等微观物体的检查,而无需笨重的传统显微镜或额外的光学器件。

  大多数光子芯片中的光都来自芯片外,这导致整体能源效率低下,从根本上限制了芯片的可扩展性。虽然硅已显示出作为纳米级和独立可控发射器候选材料的潜力,但由于间接带隙,硅发射器的量子效率较低。

  团队此次开发的最小硅发射器,其光强度可与目前最先进的大面积硅发射器相媲美。新型LED在室温下表现出高空间强度(102±48毫瓦/平方厘米),并且在所有已知的硅发射器中具有最小的发射面积(0.09±0.04平方微米)。为了展示潜在的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随后将这种LED集成到一个不需要透镜或针孔的在线、厘米级全硅全息显微镜中。

  他们还构建了一种新颖的、未经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该架构能使全息显微镜重建图像并提高图像质量。与需要训练的传统方法不同,新的神经网络架构通过在算法中嵌入物理模型来消除训练的需要,允许研究人员在事先不了解光源光谱或光束轮廓的情况下使用新型光源。

  这种微型LED和神经网络的协同组合,可用于其他计算成像,例如用于活细胞跟踪的紧凑型显微镜或活植物等生物组织的光谱成像。该研究还为光子学的重大进步铺平了道路。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kjyw/1215769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